• 26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深度上半年经济由平稳转为较快发展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比较明显 财政收大于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10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深度
上半年经济由平稳转为较快发展
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比较明显 财政收大于支
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吴士深)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较高速度下运行,发展势头令人欣喜。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上半年生产、建设、流通领域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经济建设正步入一个比较正常的较快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整个上半年经济形势呈现“高、快、旺、活”的特点,即工业生产增长18%以上,产销率和出口交货值增速高于去年同期;投资增长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技术改造在企业中全面展开;市场稳中见旺,居民消费档次提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达14%左右;对外开放异常活跃,新签外商投资项目合同成倍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再创历史新纪录。
特别令人欣慰的是,农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夏粮丰产丰收已成定局。据初步统计,今年夏粮总产量可达1000亿公斤左右,接近历史上最高丰产年份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引起中外经济界的关注。此间经济专家指出,治理整顿结束后,我国经济运行由平稳阶段转入较快发展阶段,是符合经济发展周期性规律的。上半年经济发展速度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出现经济过热的明显标志。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尚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并带有一定的恢复性质。
来自各地的信息表明,今年以来,各地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时特别强调讲究效益、优化结构,避免片面追求产值的倾向出现。国家摒弃了沿袭多年的产值指标,改由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考核各地区经济工作。上半年工业经济效益呈现比较明显的回升态势,1至5月份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14.8%。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了生产与销售、实现利税同步加速增长的好势头。在浦东开发的带动下,上半年上海国民生产总值增幅达14%,出现了20多年来少有的发展速度。工业产品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结构已成推动我国工业发展的新生长点。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家财政金融状况良好,财政收大于支,银行存款增加大于贷款,国家外汇结存上升。这是经济加速发展中的一个积极趋向。
我国经济由平稳发展转入较快发展的态势,被许多经济专家称作是“稳定中的繁荣”。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证实,目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主要工农业产品库存充裕。城乡居民消费出现阶段性的平稳增长时期,居民消费心理相对稳定,市场零售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平稳,上半年物价涨幅为5%左右,这使国家宏观调控处于比较主动地位。
此间经济界人士也注意到,在国民经济“总体健康”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引起各方面重视的问题。这主要是,工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企业面较大的局面仍未有明显改观;新开工投资项目过多,资产投向不尽合理;经济结构调整步履艰难,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要更好更快地发展,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商品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