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故乡无名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6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无名堤
唐建国
堤,蜿蜿蜒蜒绕过故乡的小村落。童年记忆里的堤和堤上的故事是那样刻骨铭心。
谈起堤的来历,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也含糊不清,大家只记得从祖上的牙缝里藏着一个“秦始皇打堤”的传说。这条坐落在豫北平原上的长堤,毗邻着与她并行的一河一路。北面不远处即是闻名于当地的卫河,九曲十八弯后一直注入海河流进大都市天津卫。据说,滦河水没有进城前,天津人大多喝的就是卫河水。因此,村里人都平添几分自豪。60年代初发大水,好高的浪头漫过堤北一望无际的田野,洪水一直逼到堤根下才被挡住。堤,救了全村几百户老小,从此有人叫她救命堤。
堤南那条路不知改建多少回了,上两辈的人都叫它道(口)清(化)路。日本兵占中国那会儿,道清路上跑的是小日本运军火的火车。活动在这一代的八路军和游击队凭借长堤上的茂密丛林掩护,经常扰得鬼子坐卧不安。有一年,几名八路军负伤被日本兵抓住了。乡亲们闻听鬼子要在堤上活埋他们,当天夜里一位老人乘敌人不备悄悄拆掉后窗放跑了八路军伤员。翌日,小鬼子气得吹胡子瞪眼睛扬言要烧掉全村。危难时刻,老汉挺身而出。凶残的鬼子将老汉拖上长堤活埋了,村里人为此伤心了好多日子。
像平原上众多没有特色的村名一样,散落在道清路和无名堤之间的这个小村落取名小屯。长堤在村西头拐了个弯后,笔直地向东延伸去了。
村子太小又很偏僻,时光到了七十年代初,村里人还没用上电。一天,上边来人宣布要实现农业机械化了。不久,村干部陪着外乡人在长堤上搞测量。些许日子,拖拉机运来一个大“怪物”,村里人都围着瞧稀罕。上了年岁的人和小孩子们,都要看看“电”是咋磨出来的。当隆隆的轰鸣声震颤这座古老的长堤,许多人捂着耳朵,目不转睛地盯着将要发生的奇迹。终于,指示灯猫眼似地一闪一闪,由暗到红,由红到亮,堤上的人都欢呼起来,老头子们激动地捻着胡须直闪泪花。没多久,堤上架起了电线杆。村头村尾,那趟比白杨还要高耸的电杆一字排开,朝着太阳升起和降落的地方走去。
光阴荏苒。半年前,我从橄榄绿色的警营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小村落。依然是那绿堤,依然是村里乡亲。展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排排依堤而筑的青砖小院,是堤外金黄色的成熟和漾在人们心头的喜悦。仅仅十年功夫,联产承包竟使这片贫瘠的土地冒出了洋楼,冒出了工厂;冒出了西服革履和家家房檐上高高擎起的银色接收天线……
哦,乡下人世纪间的分水岭,无名堤足以作证。
古老的堤是父辈的父辈们唱不完的一首劳动号子。她阻止过洪水,铭记着英魂,构筑起村里人不朽的追求……祖辈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希望,今天终于在古老的村堤里长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