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论把企业推向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10
第5版(理论)
专栏: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论把企业推向市场
卫兴华 黄泰岩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市场作用的增强,企业从原来的单纯依赖国家转变为双重依赖:即依赖国家和市场。在双重依赖的情况下,企业更主要的是依赖国家,因为寻求国家的保护以求生存要比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容易得多,而且软预算约束也大大减弱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这样,传统体制下造成企业缺乏活力的种种弊端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
把企业推向市场,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改变目前企业的双重依赖,把企业从国家的怀抱推向市场的海洋,由市场直接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达到增强企业活力的目的。
把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直接调节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是我国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根本要求,也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微观基础来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微观基础,是企业必须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要做到几个“自”,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由市场机制调节企业活动。因为只有市场替代国家直接调节和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应有的经营自主权,否则,就不可能消除行政对企业活动的直接干预。市场替代国家直接调节企业,也有助于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因为企业做到了自主经营,就为它自负盈亏创造了前提,即权利与责任的对称。如果国家直接干预企业活动,也就没有理由让企业自负盈亏,因为造成亏损的决策并不完全是企业做出的。实际上,即使是企业自我决策造成的损失,国家直接干预的存在也会成为企业推卸责任的借口。其次,从宏观调控来看,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宏观管理体制是以间接调控为主。所谓间接调控,就是国家通过市场这一中间环节,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企业的经济活动。可见,间接调控的实现,也是以市场直接调节企业的活动为前提的。
因此,把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调节,并不是一种权宜之计,而是我国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目标,是我国经济运行机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根本标志之一。
在这里,有必要指出以下两点:(1)把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直接调节企业活动,并不意味着让企业完全受自发的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市场调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主要由市场自发调节;另一种是由计划导向的市场调节。后一种是主要的形式。在这里,市场是由计划规范和导向的,即国家计划的目标和意图通过对市场的规范和导向贯彻到市场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因而这样的市场调节机制已经体现了计划的要求,并通过调节企业活动使计划目标得到最终实现。这里的基本关系实际上是:计划规范和调节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活动。(2)把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直接调节,是就企业经营机制的总体而言的,它并不排除对某些企业和部门仍然实行国家直接调控。如某些社会公共部门,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和严重短缺的产品等。
要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要有较发育的市场,否则,把企业推向市场也就无从谈起。(2)具有较完善的市场机制。如果市场机制发生扭曲和变形,市场功能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也就难以替代国家成为企业经济活动的调节者。(3)企业必须对市场信号作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如果企业对市场信号反应迟钝甚至没有反应,那么,再完善的市场机制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基本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首先,我国健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要素市场还只是刚刚开始建立。其次,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这表现在:一是价格体系仍然严重不合理;二是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三是存在着地区封锁和市场割据、市场垄断。再次,企业还远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尤其是企业软预算约束的严重存在,大大降低了企业对市场信号的反应程度和依赖程度。
因此,在我国目前把企业推向市场所应满足的基本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战略就只能作出如下选择:(1)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不能贸然将企业全部推向市场。否则,就可能使企业活动处于既无政府调节又无市场调节的“调节真空”状态,使社会经济陷入混乱。尤其是在价格体系严重不合理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发出的错误信号,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所以,现在强调把企业推向市场应是指在目前的有利环境下,加快改革的步伐和加大改革的分量,努力实现把企业推向市场这一最终目标,而并非也不可能是立即做到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由市场调节。(2)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企业推向市场。由于真正把企业推向市场,依赖于各种制约条件的具备,因而各种条件成熟的快慢,直接制约着把企业推向市场的速度,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各种条件的形成。由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新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加快把企业推向市场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经济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即推进企业改革,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市场活动主体;加速市场发育,包括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要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主要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通过调节市场机制,引导企业经济活动符合宏观计划目标。把企业推向市场,决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随着各种条件逐步成熟而逐步实现的过程。(3)应看到,经过1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已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已具备一定条件强化企业对商品市场的依赖:将企业的经济利益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达到调整产品结构的目的;逐步取消统购包销体制,让市场检验企业生产的产品,并且由此决定企业和职工的收入,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企业和职工从自身利益的关心上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我国的资金市场虽然还不发育,但目前证券市场兴旺,因而允许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发行一定量的股票和债券,就可以减轻企业发展对政府资金的依赖,而且还有利于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强化企业的赢利目标,从而使之更加依赖于市场。另外,对目前产品价格已经完全放开、市场环境较好的那些企业,可以将其先行推向市场,由市场引导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杠杆间接地对它们进行引导和调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