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科研环境与条件明显改善 科研成果与人才不断涌现我国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11
第1版(要闻)
专栏:

科研环境与条件明显改善 科研成果与人才不断涌现
我国基础性研究持续稳定发展
本报讯 我国基础性研究正在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科学院系统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所有32个,高等学校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机构近百个(其中多数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国家已建设了7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装备达国际中等以上水平。工业、农业、卫生等部门和省市也充实或新建了一批从事基础性研究的机构。全国基础性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基础性研究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摇篮。10多年来,我国先后建立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受控热核反应HT—6H实验装置、太阳磁场望远镜、中国环流器一号、低温核供热实验堆、串列静电加速器等10多项大型工程。1988年国家增拨了大型装置运行费,使这些装置顺利发挥了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国务院于1986年决定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年来,国家对基金会的财政拨款从开始的8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2000万元。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和许多省市还设立了专业科学基金、地方科学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有效地协调和资助了全国基础性研究工作。此外,从去年开始,遴选基础性研究中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由国家以指令性方式组织实施。“八五”期间计划组织实施30个。这些重大项目的推出,有利于吸引一批学术带头人,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在一些有优势的重要领域取得突破。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科学家奋斗在基础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逐渐上升。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机器证明数学定理、偏硼酸钡等若干功能晶体的发现、五次对称性及钛—镍准晶相的发现和研究、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关于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因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等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七五”期间,我国共有238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其中有一批获得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等国际上高层次科学奖。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的数量逐年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基础性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社会和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一批科学家由于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突出成就获得国际科学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奖励,有364位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不少优秀科学家被聘为国外一些科学院的院士。据统计,这支队伍中,投入基础性研究的约10万人,其中从事基础研究的约3万人。随着博士研究生制度的建立,博士后研究制度的试行,一个宽松、民主、有利于新思想产生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在逐步完善;随着基础性研究稳步发展,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精干的基础研究队伍在壮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