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多一些辩证思维多一些深层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6
第5版(理论)
专栏:

多一些辩证思维
多一些深层思考
中共江苏省灌南县委书记 朱永钊 县长 朱慈尧
县级经济发展既要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又要从县情和县力出发。因此,在决策重大问题时,要始终注意把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同认真研究本地的特殊性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有本地特色的振兴经济的路子。
和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折的。若要使制定的蓝图成为现实,计划如期实现,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因为主观上人们对县情的把握、对规律的驾驭不可能一步到位,计划的制定难以十全十美。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客观上还要受到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深入思考,不为表象所迷惑,不因困难而止步,不因近利而冲动,把准方向,力求县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当全局利益同局部利益不尽一致的时候,要多一些全局观念。县域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综合经济,有其相应的利益需求。从总体上讲,县区和全国在利益机制上具有一致性,有着互为条件的关系。但在一些特殊的环节中,有时会产生不尽一致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当主动服从大局,多做工作,为国分忧。比如在发展棉花问题上,我们体会尤深。从全局利益上来说,上级的规划必须落实,国家的任务必须完成,这是大前提;但从下面的情况看,由于过去“卖棉难”的冲击,粮棉比价不合理,群众植棉积极性不高。分析起来,主要原因是:植棉成本高,风险大,群众不愿种;棉花技术要求高,生长期长,一环不慎,全年受损,群众不敢种。这是民情。从国家利益出发,棉花仍需发展;从民情考虑,有大量工作要做。我们从对国家和人民利益负责的高度,一是想方设法,组织资金,加强对植棉的硬件的扶持,以吸引群众植棉。二是调集力量,组织攻关,搞套作,攻单产,增效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在面积安排上,采取“巩固老棉区,发展新棉区”的措施。在领导精力上向新棉区集中,技术力量上向新棉区转移,政策扶持上向新棉区倾斜,保证农户种棉不吃亏。四年来,年平均植棉12万亩以上,占可耕地面积的1/5,多次被省、市评为棉花生产先进县。
当经济面临暂时困难时,要多一些发展的观念。蘑菇是我县家庭经营的重要项目,但1989年底之后,蘑菇外销情况不好。尽管我们多方努力,减轻了损失,但在新的年度中,是否继续发展蘑菇,干部群众心存疑虑。对此,我们跑京都,上省城,求信息,找市场,请专家、学者召开分析论证会。通过调查和分析,觉得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蘑菇生产不能下,还要上。当然,上不是片面地扩大数量,而是要引进良种,增加品种,提高质量。结果,1990年收菇季节,国际行情看好,春菇、秋菇均很走俏,群众得到不少实惠。这一情况表明,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决策,是十分必要的。
当决策事关群众利益的时候,要多一些长远的观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县委、县政府的共同愿望。着力搞好经济工作,为富民尽力,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们的职责。因此,当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时候,更应认真对待,不能含糊。前些年,县内曾出现了“办窑厂热”。要求办窑厂的报告纷纷报到计划部门,甚至有的单位不经批准就在良田里兴建“小土窑”,出现了“一路小窑一路烟”的情况。对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组织水利、土地、环保部门进行专门调查,发现“小窑热”的起因是这类项目上马容易见效快,但如不加限制,盲目发展,后患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属于急功近利的掠夺式经营。为此,我们果断决策,对兴办窑厂作出了严格规定。这样做,从眼前看,影响了群众的一些收入,但从长远看,是为子孙后代做好事,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在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多一些辩证思维,多一些深层思考,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