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资金:乡镇企业的一大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7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资金:乡镇企业的一大难题
本报记者 江夏
隆冬1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表彰会开得热热闹闹。这些经历过几番浮沉的厂长、经理们从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讲话中,捕捉到了春的讯息,并为此感奋不已。但是,多听他们谈谈会发现,其实很少有人醉心于舆论对他们评价的不断升格,毕竟乡镇企业还面临着一大堆难题。资金,就是其中迫在眉睫的一个。
杯水车薪
在表彰会举行期间,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等专程到会上听取意见,来自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代表几乎众口一辞: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突出问题之一是投入不足,资金紧张。
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的三个地带为什么会有如此相同的感受?
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起步早,水平高,现在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的重要战略一是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二是通过各种形式打入国际市场,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而技术改造和发展外向型企业,无一不需要可观的资金投入。
中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正处在爬坡阶段。虽然从总体上看,企业的规模较小,水平不高,但近年来发展较快,且潜力很大。以一些省的资源、技术条件和大工业基础,如不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乡镇企业还可有更大的作为。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企业起步晚,错过了“六五”的大发展时期,又赶上了“七五”的经济紧缩,现在仍处在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国家扶植。
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紧张到什么程度呢?从银行这一渠道看,农行的同志算了一笔帐:去年人民银行下达的乡镇企业贷款新增规模是50亿元,大部分为流动资金,而全国乡以上在农行开户的企业就有40万家,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个企业每月不足千元,这可真是杯水车薪!
紧在何处
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无视乡镇企业举足轻重的存在。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一万亿元,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社会总产值的1/4,出口创汇也占了全国的1/3。可是同一年,农行新增的乡镇企业贷款只是全国新增贷款的一个零头,不到1.8%,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农行的乡镇企业贷款少,不是没钱,而是没规模。上面下达的贷款规模是指令性计划,不能随意突破。问题在于,在国家的信贷计划中,乡镇企业还没有被摆到相应的位置上,近几年贷款规模一直偏紧。1989年,治理整顿开始,农行当年的乡镇企业贷款即为零增长,这一急刹车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以后的两年贷款仍然所增无几,今年计划增长的幅度以及在全国贷款增加计划中的比重还在下降。这和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无论如何是不相称的。
好在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不止一个。据了解,目前乡镇企业的平均自有流动资金比例在30%左右,要维持正常周转,除了农行贷款,第一靠的是信用社的贷款。信用社政策灵活,资金相对宽松,但是由于组织资金的成本高,国家允许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可比基准利率上浮60%,对乡镇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得更多。所以乡镇企业既离不开信用社,又常常抱怨其贷款时间短,利率偏高。其次是依靠各种形式的集资,比如工人带资入厂,工厂缓发工资等。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转向民间高利贷。长此下去,乡镇企业能吃得消吗?国家用来引导资金流向、调整产业结构的信用杠杆还灵吗?
一些乡镇企业还被三角债所累,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山西省一家小洗煤厂竟被人拖欠了19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同农行有贷款关系的乡镇企业,人欠和欠人资金轧差,人欠60亿元,且主要是城市工业企业拖欠的。
资金短缺正在困扰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江苏乡镇企业,现有固定资产950亿元,如果按10%的速度进行技术改造,每年需投入95亿元,但是江苏行、社每年可以用于乡镇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只有5亿元左右。全国闻名的吴江达胜皮鞋厂,年产值5900万元以上,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可是每年到了收购皮张的季节,为了筹足一大笔流动资金,厂长肖水根都得着大急,他说他通常要拿出30%的精力跑资金。
缓解之途
要缓解乡镇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大而言之,无非两途。一是增加投入量,二是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这两方面,农村金融部门、乡镇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已取得一些共识。
——呼吁国家适当增加银行乡镇企业贷款规模,并且真正以产业政策为依据,打破所有制的界限,按照企业技术水平高低、产品质量优劣、经济效益好坏、对国家贡献大小来确定资金的投向和投量,早日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纳入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计划。在贷款管理上对乡镇企业和国营、集体工业应一视同仁,把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分开管理。
——多渠道筹措资金。如:鼓励乡镇企业发展股份制;进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面的探索,集聚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实行有区别、保重点的资金供应政策,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要保证现有好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严格控制铺新摊子。其次要有区域性倾斜:一头支持沿海发达地区的骨干企业,促使其跃上新的高度;一头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乡镇企业,为其长远的发展打牢基础。
——乡镇企业要继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机制。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生产发展基金、风险保障基金,并向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增加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给乡镇企业以高度评价。既然乡镇企业对农民的富裕、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这样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它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让我们都来理解和支持乡镇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多鼓实劲,创造更为宽松的舆论、经济和社会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