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建好一处工程留下一名“卫兵”新野水利工程管护形成网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1
第2版(经济)
专栏:

建好一处工程留下一名“卫兵”
新野水利工程管护形成网络
本报讯 正值我国北方持续干旱之时,河南省新野县百里平原到处渠水畅流,井泉喷涌。全县68万亩小麦夏季夺得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40万亩棉花长势喜人。水利工程设施经过长期精心管护,正在抗旱防涝中发挥着作用。
这个县年年兴修水利,1987年已基本上实现了沟、路、渠、林、机井五配套。但是,工程下马之后,管护工作跟不上,破渠取土、挖沟打坯、盗窃闸板、偷割电线、机井淤积等现象时有发生。“春季挖,夏季填,秋季淤成窝窝眼,冬天划线重新干”,加大了岁修水利的投资,每年花在这方面的钱有近百万元之多。1989年大旱,由于一些水利设施管护不好,残缺不全,抗旱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沙堰镇一村民随意挖渠用土,致使灌区半夜放水时,渠埂被冲破10多米宽,毁地10多亩,全村500多亩旱地无法浇水。正是由于这样人为扩大旱情,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设计能力2/3。
重建轻管,事倍功半。去年初,新野县委、县政府根据群众意愿,从加强社会化服务着手,建立水利工程管护网络。县主要领导直接抓水利建设和管护工作。14个乡镇建立水利服务站,264个行政村都有水利管理组。建好一处工程,留下一名“卫兵”,全县共配水利管护员3132人。管护员的主要任务是管好各种水利设施,维护沟、路、渠、林、机井。各乡镇对管护员实行“五定”岗位责任制,即定管护地段、定质量、定效益、定费用、定奖罚。管护质量标准尤其严格,如井灌区实行管理员负责制,除平时维护井台、井盖、井池、线路、井房、机泵、引水渠道、地下管道,保证完好无损外,抗旱时还负责按顺序浇水,保证一眼机井浇水50亩左右,一星期内浇一遍水。村委会年初与水利管护员签订合同,分季度检查管护质量,年底奖优罚劣,表彰先进管护员。并采取多种方法,合理解决管护员的报酬问题,有效地调动了管护人员的积极性。他们在远离村庄的田野里,白天维修,晚上看护,风雨过后更是繁忙,逐段检查修整被雨水冲坏的渠埂沟岸,拉沙铺路。有的还在渠上种白腊条,植草被,防止雨水冲刷泥土淤塞渠道。全县涌现出一批以井为家、爱渠如命的模范水利管护员。今年共消除大的水利隐患6起,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
平时管得严,用时真方便。这个县近3万座水利建筑物完好率超过95%,7000多眼机井年清洗率不足10%,仅这两项就节约水利资金90多万元。全县形成了“沟沟畅通,渠渠相连,林茂路平,排灌自如”的水利管护新格局,有效灌溉面积由去年的51万亩,扩大到65万亩,灌溉质量也有很大提高。鸭河灌区今年用和往年同样的流量保证了旱作物的用水需要,还扩种水稻5.1万亩。 (张志群 温卫平 邓守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