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尼罗河畔桃李香——访艾因·舍姆斯大学中文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7
第7版(国际)
专栏:埃及通讯

尼罗河畔桃李香
——访艾因·舍姆斯大学中文系
本报记者 徐平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开罗艾因·舍姆斯大学语言学院汉语语音实验室。
这里宫灯高悬、贝雕壁挂、欢声笑语、气氛温馨。由中国国家教委赠送的一套电脑控制四十八座位语言实验设备交接仪式在此举行。参加者除中国驻埃及的有关方面人员外,主要是这所大学校、院、系的领导和已经毕业留校及正在学习中文的埃及教师和学生,所以汉语成了大家交流的工具之一。在交接仪式上,中国大使和学校领导的发言全由这里培养出来的埃及人即席翻译,他们汉语的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汉语教学在开罗已有十五个年头。除一批本科毕业生外,这里已经培养出了二十六名汉学博士和硕士。记者翻阅了一些学位论文,发现他们的研究课题相当广泛,既有《汉语动词的态》、《北京语音的音节》、《汉语中之同义现象》这类纯语文的研究,也有《鲁迅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杨沫与〈青春之歌〉》这样对中国名作家及其作品和思想的研究。
《曹禺剧作及其语言风格》,是一篇用中文写就的洋洋六七万言论文,作者是埃及汉学博士伊曼·哈娜·扎里夫。当记者见到这位年轻的埃及女汉学家时,她欣喜地告诉我,她下个月就要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了,那里的有关部门在审查了她的资历后,已经同意聘用她去任教。一位埃及汉学家能够到第三国去教授汉语,我想,这不就是艾因·舍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成就的一个佐证吗?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在这个中文系里,郭沫若、夏衍、茅盾、巴金、艾芜、老舍、沈从文等一批中国名家的剧作和小说,已为历届毕业生所研究并译成了阿拉伯文。
在中文系图书馆翻阅他们的图书资料,在走廊上与课间休息的学生交谈,在教室里听不久将赴中国留学的学生朗读,所有第一次见面的中文系的埃及男女朋友,都那么坦诚地用汉语告诉我,在他们进入艾因·舍姆斯大学语言学院前,对中文的概念可以说是个零,然而当他们踏入课堂,接触这门艰难却又迷人的语文之后,便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用中文直接认识和了解与埃及一样拥有悠久历史和古代文明的中国及其华夏民族的今天,是不少埃及青年的共同愿望。我想,这就是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取得如此惊人成绩的主要原因。
艾因·舍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的创始人是现任系主任阿卜杜·萨米阿博士。这位干瘦的老人虽已年近八旬高龄,但在办学中却依然精力过人,往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他的领导下,该校中文系现已开设语音、语言、文章阅读、文学史、文学与文学评论、笔译、同声传译、翻译理论等十七门课程。在语音设备交接仪式上,老先生望着满室桃李,喜在心头。当中国大使朱应鹿将一件大“寿”字幅赠予他,感谢他为中埃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当该校语言学院院长特别通过麦克风告诉在场的所有埃及朋友,这赠礼是祝愿老先生健康长寿时,一向严肃认真、不拘言笑的老学者也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
在这里工作的中国教师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企盼桃李芬芳。此外,一些中国著名作家,也曾给埃及学生复信,在他们完成论文过程中给予过指导。
记者读了曹禺给一位埃及学生的亲笔复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您的中文信写得很好,未到过中国,能写出这样一封通畅、优美的信,实是惊人。显见得,您极用功,埃及的语言学院中文系也是办得很好。”我想,曹禺的这段话,不就是今天艾因·舍姆斯大学中文系最贴切的写照吗!
(本报开罗二月二十三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