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本报评论员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以来,神州大地春潮涌动,群众中蕴藏着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正在有力地发挥出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国民经济由去年的全面回升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数字看,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是好的,经济运行情况是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市场繁荣,物价平稳,多数商品供大于求,居民消费心理稳定;财政金融形势比较平稳,财政收大于支;深化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群众的积极性要调动,更要保护。唯有加意保护,才能保持长久。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有两重含义:一是要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的创造性,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泼冷水;二是要头脑清醒地引导群众,关键是进行科学决策,使群众的积极性获得最大最好的效益。
善于引导,是领导者的责任。领导的本来意义,就是领路和引导。党和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就是指明方向、规范行动。领导者之所以成为领导者,就是能够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想大事,议大事,并以各种方式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落实党和政府的决策,使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当前,干部群众的热情很高,干劲很大,领导的责任,就是把干部和群众的巨大积极性,引导到我们迫切需要攻克的战略目标上去。国民经济必须有一个积极发展的速度。慢了不行。切不可过于求稳而丧失时机。但是,不能一讲加快就走到过去那种盲目上项目、片面追求产值的老路上去,主要应向深化改革、推动技术进步、增加高质量的新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提高企业素质等方面,去争速度,要效益。提高经济效益,仍然是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作出一篇比较系统的大文章。要加紧转换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切实实行政企职能分开,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以利于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活力。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生产、服务和就业门路,并为精简机构创造有利条件。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管理效能。在加快城市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要继续努力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
作好这篇大文章,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区分不同情况,抓住重点,提出措施,具体加以落实。规划和计划都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发扬民主,反复论证,科学决策。确定发展速度,要从当地的客观条件出发,有条件能快一些就搞快一些,只要是质量高、效益好、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就放胆去做。增加生产,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容量,注意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量产值造成新的产品积压和资金积压。信贷发行和货币投放要控制总量,进一步调整资金投向,发挥现有资金的潜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要注意投资方向和投资的合理规模,注意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物质保证,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借外债要考虑偿还能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城市经济发展要与农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里边有一系列的比例关系。如果我们能按比例协调发展,就会经济越搞越兴旺,群众越干越有劲。相反,就会浪费国家的资源,挫伤群众的积极性,推迟我们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们的事业发展很快。发展快带来变化快,各种矛盾暴露得既多且快。变化越快,越要加强宏观调控,积极引导,谨慎操作。而要加强宏观调控,就必须有一个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使我们耳聪目明,能够跟踪监测宏观经济指标,随时掌握经济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加以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克服形式主义、事务主义,把主要的精力用在调查研究、指明方向、抓好落实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