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展巾帼英姿 显女性风采临汾地区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展巾帼英姿 显女性风采
临汾地区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编者按:“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不仅因为妇女的人数与男人基本持平,更重要的是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中所作的贡献,也完全能与男人们媲美。非但如此,各地妇联组织还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颇具特色的各种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妇女投身改革、献身四化的积极性。临汾地区的妇联工作即是一例。
本报讯 山西省临汾地区妇联围绕党的工作中心,积极探索妇女工作新路子,开展了一系列主体竞赛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有7项工作先后在全国、全省获奖,有55名妇女干部和群众受到全国妇联和省妇联的表彰。
1986年以来,临汾地区各级妇联围绕党的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积极引导全区广大妇女投身改革、参加经济建设和商品生产上,每年都开展一个富有本地特色、颇受妇女喜爱的主体竞赛活动,每年都培养一批过硬典型,使全区妇女工作每年都有一个新变化、登上一个新台阶,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妇女工作的新路子。
妇女“双争”活动。1986年临汾地区妇联组织全区广大妇女开展了“争创文明户”和“争当女能人”的主体竞赛活动。为搞好这项活动,全区成立了“双争”竞赛领导组和评委会3388个,建起“双争”活动竞赛网67个,并召开了“霍州市妇联组织妇女发展商品生产”现场会,使广大农村妇女迅速走上了发展商品生产的轨道。这一年全区涌现出文明户82976户、发展商品生产的女能人9842名,以妇女为主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庭院“双建”活动。1987年,地妇联组织广大农村妇女开展了最能发挥广大农村妇女作用的“庭院双文明建设”主体竞赛活动。这一年,全区投入庭院经济建设的妇女多达82万人,收入1.65亿元,占全区农业收入的10.9%。
女企业家活动。1988年,地区妇联协调有关单位,采取了思想上教、技术上帮、项目上争、资金上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扶持培养女企业家,印发宣传材料12万份、广播宣传11500次、协助贷款和筹金66万元。通过这项活动,扶持培养了150名业务素质高、政治思想好、精明能干的女企业家和女致富能手也由过去的2300名增至17868名。
“五百巾帼在临汾”活动。1989年地妇联通过重点培养、分类指导等有效措施,在全区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五百巾帼在临汾”竞赛活动。经过反复检查评比,严格筛选,年底评选出各条战线上成绩显著的女先进人物500名,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八”红旗插遍各行各业的活动。1990年,地区妇联在这一主体竞赛活动中,树立了“双杯十旗百朵花”(双杯即:农村以“双学双比”为内容的奉献杯、城市以“双增双节”为内容的节俭杯;10旗即:10个三八红旗集体;百朵花即:百名三八红旗手)。通过竞赛活动,从城市到乡村,在广大妇女中掀起了争杯夺旗插花的热潮。去年,在地委副书记陈长禄的倡导下,地妇联又进一步组织开展了“达标、夺旗、插花”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参赛妇女达59万人,年创效益3.2亿元。与此同时,还举办了各类实用技术班3927期、科普培训班1605期、文化补习班365期,有34万农村妇女掌握了两门以上实用技术,有1052名农村妇女获得了技术职称;全区妇女义务植树3000万株、荒山造林72341亩,建“三八”基地730个、“三八”苗圃3350个、“三八”路346条,受到了省妇联的表彰。(孟凤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