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抓“点”书记——记昌邑县岞山镇党委书记阎承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抓“点”书记
——记昌邑县岞山镇党委书记阎承海
孙磊
“当领导干部,要摸清群众关心的‘热点’,了解群众议论的‘焦点’,抓紧解决群众的‘难点’。”这是山东昌邑县岞山镇党委书记阎承海常说的一句话。
阎承海是4年前就任岞山镇党委书记的。他刚上任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镇里下派的一名驻村干部,其行李被当地村民扔进了厕所。
群众对基层干部有怨气。矛盾的焦点在哪里?阎承海骑着自行车下了村。边听边看,明察暗访,把镇情弄了个一清二楚。原来,当时全镇农村财务混乱,有个村8年换了7任会计。帐目不清,干群关系不顺。阎承海召集镇党委一班人“会诊”,决定在全镇开展财务清理。镇里组织司法、公安、法庭、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业务骨干,集中攻“关”,对群众反映出的问题逐一查清。郝田村一些村民拖欠集体提留款长达6年之久,阎承海带领工作组去查帐,处分了挪用公款的干部,消除了群众的怨气。
有一段时间,镇直部门乱收费、乱摊派成为群众议论的“焦点”。阎承海带领镇领导班子成员下去调查,证实这些问题确实严重。镇里随后作出决定:凡收费,必须经镇政府审查盖章,否则都算不合理收费,群众有权拒交。
“一顿饭一头牛,啤酒瓶子堆成楼。”群众对干部用公款吃喝有意见。阎承海在干部会议上说:“机关干部下乡一律吃派饭。”他身体力行,下村带头不喝酒。一名机关干部在村里喝酒后,被群众举报,阎承海找到那个干部,予以严肃批评教育,并责成其向村民如数交出酒饭钱。
阎承海说:“当领导干部,老浮在上面不行,要深入基层,抓紧解决群众的‘难点’。”岞山前几年一直靠峡山水库水浇地,由于渠道长、渗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镇里去年夏季投资110万元,建成了5500米的防渗渠,解决了20多个村庄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
阎承海抓“点”,抓出了成效:干群关系理顺了,两个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近几年岞山镇获省级以上奖励10多项。他自己也多次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和先进党务工作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