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将军和他的儿女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6
第2版(要闻)
专栏:新疆军区边防纪行

  将军和他的儿女们
  本报记者 朱思雄
在南疆军区采访时,政委吕春禾少将给我们比划了一幅他的家庭成员“分布图”:
“在乌鲁木齐的家里,老伴杨国珍在留守;儿子吕柏在博乐某边防团当政委,离乌鲁木齐550余公里;女儿吕玲在阿勒泰地区的富蕴某边防团,女婿是该团的政委,那儿离乌鲁木齐700多公里;我所在的喀什,离乌鲁木齐也近1500公里。”
吕春禾将军的女儿吕玲于1977年入伍,先在某测绘大队,后调到乌鲁木齐,正好在妈妈身边工作。女婿李云高是从北京入伍的小伙子,也是搞测绘的,1987年到了阿勒泰军分区,1990年被提拔为某边防团政委,最近参加抗洪抢险,受到上级的通报表彰。丈夫到边防团后,吕玲也主动要求带着孩子去了边防团驻地富蕴县,那儿是全国最冷的地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0摄氏度以下。
有人劝吕玲说:“你在乌鲁木齐有那么好的环境和资料,你父母又特别宠爱小外孙,富蕴的条件那么差,何必去呢?”吕玲轻轻地一笑:“那边的条件是艰苦些,但丈夫守边防,需要我的支持,我们把家安在那,也是想让边防上的同志们能安下心来。”
吕玲现在已是某边防团的机要参谋了,5岁的儿子也被人称作是“小边防”。
在博乐见到吕春禾将军的儿子吕柏时,恰逢他从几个边防连检查工作回来。一回到家,他就抱住小女儿亲个不停。也难怪,今年37岁的吕柏,女儿才6个月。其实,1981年的建军节,吕柏和王莉萍就结了婚,但因为工作关系,俩人开始了长达10年的两地分居。
刚入伍时,吕柏就上了被称作“生命禁区”的昆仑山。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吕柏皮脱了一层,脸变成了酱紫色。敲开家门时,妈妈都认不出来了,连问他找谁。1988年,吕柏到博乐军分区任宣传科长。一年之后,这个科成为新疆军区“宣传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去年3月,吕柏来到某边防团任政委,并同时把在乌鲁木齐工作的妻子调到博乐。夫妻总算团圆了,但妻子的工资收入比在乌鲁木齐少了120多元。王莉萍倒想得开:“人一生中比钱更重要的事情太多了。再说,吕柏守边防,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出门半个多月,刚回来不到一天,吕柏又执意要陪我们去阿拉山口边防连。临走,王莉萍深情地望着疲惫的丈夫,说了一句:“明天早点回来吧!”吕柏看一眼妻子,笑了笑,点了点头,那种神态简直就像个孩子。在去阿拉山口的路上,吕柏告诉我们:“我们团的防区点多线长,每年至少得保证和边防连的干部谈一次心,给战士们上一堂课。就这样,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得在边防一线转,而且一出去就得10天半月的,一些重大节日也常常是和战士们在一起过的。我很高兴有个理解我的妻子,有个幸福的家。每次下边防,总有战士问:‘政委,对嫂子我们都很佩服,但不知道长什么样?’如今,每次下边防连,我都揣着几张妻子的照片!”
和吕柏接触了几天,却很少听他谈起当将军的父亲,只是在分别的时候,他说了几句:“在家里,爸爸是棵大树,但我们的成长最终还得靠我们自己。”
1947年入伍、第一批随王震同志进疆的吕春禾,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和1991年,他两次踏上海拔5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看望在那里的边防部队。“我坚持要上去,完全是受一种使命感所支配,出于对边防战士的爱。那里条件那么艰苦,环境那么恶劣,战士们长年驻守在那里,我们上去慰问一下,实在太应该了。”
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将军的家人总也聚不齐,不是儿子来不了,就是女儿脱不开身,要不就是将军要去边防连和战士们一起过年。
“风一程,土一程,偏向昆仑背上行,路长渐觉尘世远,星垂应是离天近,狂风飞雪伴征程,千里边防筑长城。”这首由吕将军填词的歌曲《昆仑行》,表现了成千上万边防军人艰苦奋斗、卫国戍边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豪情。其实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像吕将军那样,一家子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