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人民军队阔步向前进——纪念建军六十五周年展览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

  人民军队阔步向前进——纪念建军六十五周年展览巡礼新华社记者 徐京跃 本报记者 罗同松
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之际,大型展览《人民军队阔步向前进》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办。展览以丰富生动的事实,充分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一)
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人民解放军在军事、政治、后勤、国防科技等领域积极推进改革,成果令人瞩目。在展厅内,数以千计的照片、图表、实物、模型,向人们作了充分的展示。
展厅内展出的1985年以来颁发的关于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的决定,生动说明: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为国家的改革开放规划了蓝图,而且对军队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一整套思想理论和方针原则。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改革体制编制,把军队搞精干。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邓小平同志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一张巨幅彩色照片,记录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瞬间。
军队改革带来的喜人变化是全方位的。在军事训练领域,全军深入开展训练改革,建立了包括单兵、分队、合同战术、战役四个层次的新的训练内容体系。一组幻灯片形象地说明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近10年来,全军训练的着眼点普遍放到了提高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能力上,举行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协同作战演习;改进和加强政治工作硕果累累,尤其是在干部制度方面,一张图表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颁发和实施“三个条例”产生的积极影响:1991年与1979年比,军、师、团级领导干部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分别提高78.9%、83.7%、68.8%,经过院校专业培训的分别提高15.5%、19.8%、24.3%;后勤系统各项改革全面铺开。
人们从展览中看到,改革使军队建设出现了勃勃生机。
(二)
人民解放军走过的65年历程,是不断向现代化进军的历程。
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既展示了国防尖端科技的水平,也显示了我军常规武器现代化的成果。
乳白色的长征系列火箭昂首挺立在大厅里。它诉说着中国空间技术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1年,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三颗卫星成功,成为第四个掌握星箭多次分离技术的国家。199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标志中国已进入国际空间技术商务领域。
军队现代化,关键在人才。展览还告诉人们,全军近年来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基本满足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展出的两个统计表,充分说明军队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是从1979年到1991年全军院校共培训和轮训学员60余万人;二是10多万干部通过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考试,获得大专以上文凭。
(三)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全军指战员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保驾护航”。
1980年至1991年全军向地方开放军用设施一览表记载着: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25个港口码头、59个机场、300多条铁路专用线、90多条通信线路、300多条固定空运航线向地方开放。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是开放部分军用设施为地方建设服务的一个突出代表,目前已开辟国内航线36条,每周定期航班125个。在其通航的城市中,近60%是民航没有通航或没有直接通航的,从而为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交流,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
一幅标明了近年来全军参加和支援国家重点工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形象地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倾注着军队的奉献:1983年至1991年,全军参加国家工程建设7.7万多项,投入劳动日7000多万个,出动车辆机械387万多台次。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正如展览结束语指出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中央军委号召全军指战员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新时期建军思想,切实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努力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