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农业剩余劳力的出路何在?——四川大竹县10万农民外流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28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农业剩余劳力的出路何在?
——四川大竹县10万农民外流引发的思考
本报记者王传伟闻佳平
1992年春节过后,正当春耕大忙开始之际,一条引人注目的信息摆在了四川大竹县各级领导面前:截止到1992年2月底,全县已有107035名农民到外地务工经商,占全县农村劳力的24%,并且这个比例还有上升趋势。
为何外流?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县劳力外流的情况,大竹县人民政府曾对农民外出务工状况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各区、乡、村外出人数相当悬殊: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多种经营开发比较好的乡村,农民外流的就少,甚至不外流,否则外流的人员就多。外出最多的观音区约占劳力总数的40%,白塔乡灯塔村90个劳力走了68个。而清河区外出人数只占13%,有的村不但没有人外流,还招收了数百名外地民工。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人口逾百万,面积207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只有1.1亩,劳动力多活路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地方工业、乡镇企业不发达,多种经营没有充分开发,全县农村剩余劳力约20万,因此,剩余劳力外流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县委和县政府领导认为,在目前,特别是在较贫困的山区,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尚未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农民到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务工经商,是一条致富的门路。
利在哪里?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仅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也给农民家庭和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农民外出打工月收入一般200到400元,高的700到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大竹县外出务工农民通过邮局汇回的款就达5000万元以上,相当于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1988年以来,周家区483个贫困户中,有307户由于外出做工脱了贫,160户盖了新房,近60%的户在银行存款千元以上。
农民购买力提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据了解,外出农民挣的钱大多寄回家乡消费,80%用于建房、办婚事,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据1992年4月份的抽样调查,农民储蓄余额达1.6亿元,这个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是促进当地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外出农民返乡后,不少成了个人发家致富和带领其他农民共同致富的排头兵。观音区双清村共产党员张寿儒,外出务工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1年,村里办工厂缺资金,他主动出钱支持。他还经常借钱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信息灵通,致富的门路多了。大竹县地处内陆山区,消息闭塞,现在这么多人去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务工经商,来来往往,带回大量经济信息,农民的商品生产意识浓了,眼界开阔了,致富门路多了,这对发展本地经济非常有利。
有何弊端?
从大竹县今年2月底的调查看,在外出的10万农民中,90%以上年龄在18到40岁之间,其中党员600多人,团员2800多人,村组干部近300人,还有2600户全家外出,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也带来一定不利因素。
不利农技推广。一些乡村由于劳力外出过多,致使有些生产任务难以完成。如灯塔村主要劳力都走了,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病残,半旱式插秧、挖干田等增产措施就无力实施。观音区今年水稻插秧比要求时间晚10天左右,而且质量普遍比往年差。
影响承包田转包。由于劳力大量外出,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承包田撂荒现象。石桥铺区截至1992年2月底有415户全家外出,共退耕地1199.9亩,其中有310.31亩没有落实转包或托人帮耕。清河区有59户农民的承包田既不交集体,也不转包,一走了之。石河区荒芜土地35亩。
给农村一些常规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冲击。如收农业税提留款、计划生育、出义务工等难以正常进行。受冲击最大的是共青团的工作。白堤乡共有486名团员,外出务工者就有380多人,许多团支部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基层干部工作不安心。一个农民外出务工每月可挣300元左右,而一个村干部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能拿30元的补贴。经济收入的悬殊,使一些村干部人心思走。仅石河区就有141名村干部外出务工。周家区滩石乡有一个村党支书,其邻居以每月400元的工资聘他到广东一建筑工地当保管员,虽经区、乡领导多次做工作,最后还是下了广东。另外,由于大量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外出,致使村干部,特别是团支书和民兵连长选配难。
根本出路在哪里?
农村劳力剩余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剩余劳力会越来越多。现在,四川外出农民有数百万,其他省、自治区也数量不同的存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力资源,如何加强引导,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就地消化一部分剩余劳力,使单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力向林、牧、渔多种经营发展,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已成为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性的重大课题。
农民要摆脱贫困、要发家致富,这种愿望和要求天经地义,这种积极性也是极为宝贵的。但如何领导农民致富,各人的看法也许不尽相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就大竹县的实践看,对一部分农民个人来说,外出务工经商也可以致富,但从整体上看、从长远看,要根本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关键是要把当地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清河区粟家村和盐井村的实践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粟家村是大竹县富裕村之一。这个村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采煤、种养、运输、加工、服务五业齐上。199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30万元,人均纯收入1700元,集体积累30万元。去年这个村拿出20多万元修学校、办福利、减少农民负担。村办的8个企业不仅吸收了全村的所有劳动力,还从外省、外县招聘了400多名民工。
劳动力没有外流的盐井村更有说服力。这个村不是依靠煤炭资源,而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依靠对农业的“立体”开发来增加农民收入,吸收剩余劳力。1991年,全村种柑桔140亩,栽桑54亩,养猪2200头,养鸡12594只,养鱼20万尾,种植、养殖业总收入达93.3万元。种养能手何胜乾一家4口人,承包了7人的土地,还承包果园种柑桔,再加上养鸡养鱼,一年收入1万多元,人均2600元。该村党支书蔡之祥对记者说,只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搞好多种经营,就可以脱贫致富。
上述事例说明: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搞好多种经营是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力的根本途径,但这并不排除农民外出务工。劳务输出,特别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需要的。大竹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对劳力外出务工的管理,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力争使这一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