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冬奥会采访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8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冬奥会采访随感
本报记者 郑园园
冬奥史上规模最大、参赛队数和人数最多的第16届冬季奥运会降下了帷幕。在16天比赛中,新星与名将争辉,奖牌角逐空前激烈。德国队、独联体队和挪威队以雄厚的实力成为本届大赛的三强。
上届冬奥会,亚洲选手仅获一枚铜牌。本届冬奥会,亚洲选手全面出击,共获得3金6银6铜共15枚奖牌,可谓一鸣惊人。南朝鲜队此次表现尤为出色,3次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并夺得2金1银1铜。日本队夺得1金2银4铜,取得该队20年来的最好成绩。中国队获得3枚银牌,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朝鲜队也获得1枚铜牌。亚洲选手的突出表现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亚洲的崛起成为本次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它标志着在冰雪运动领域,亚洲国家已经具备同欧美国家抗衡的实力,欧美国家独霸冰坛的历史已经结束。
我国的冰雪运动起步晚、水准低。冬奥会从1924年开始举办,而我国的首届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1953年才举行。我们选手参加冬奥会比赛的历史则是从1980年开始的。几十年来,在这个没有鲜花和掌声的领域,冰雪运动员和高山积雪为友,和冰河寒风为伴,一代又一代,积累着经验和教训,也积蓄着崛起的力量。
2月10日,叶乔波的奋力拚搏终于实现了我国选手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冬奥会史册上,第一次有了中国人的名字。这个突破表明:在冰雪运动领域,中国人具有同欧美选手至少是同等的天赋和才能。
在叶乔波、李琰摘取奖牌的同时,一批运动员在本次大赛中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陈露在女子花样单人滑冰中跃居第6名;宋臣和刘洪波在男子500米速滑中上升到第9、第11名。雪上项目也从世界中下游水平提高到了中上游水平,参赛运动员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运动员兴奋地说:“我们找到了差距,也找回了自信。”
我国的冰雪运动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本届大赛中法国冰球队以弱胜强,打入四分之一决赛,立刻在全国掀起一阵“冰球热”。更多的人关心这项运动,更多的人投入这项运动,使这个项目得到很大的推动。对于我国的冰雪运动来说,本届冬奥会上奖牌的历史性突破又何尝不是一推动其发展的机会呢!
(本报巴黎2月26日电)(附图片)
亚洲选手在第16届冬奥会上表现突出。图为刷新男子短道1000米世界纪录的南朝鲜选手金琪勋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根兴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