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努力探索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2-28
第5版(理论)
专栏:

努力探索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中共广东省阳西县委书记 蔡龙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今后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就是,“要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全面地贯彻这一精神,争取90年代农业和农村工作有一个新的飞跃。这里,结合我县实际,仅就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这一点,谈谈我们的认识。
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强大的集体经济力量,不但可以协调家庭之间的收入差异,调控农村各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能够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依托。由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依靠自身的财力兴办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等基础设施,可以依靠自身的实力,大办集体公益事业,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农民更大的生产热情。从我县上洋镇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精神文明先进镇的事迹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该镇一直坚持一手抓家庭承包经营,一手抓集体经营,集体收入每年不少于100万元。近年来,他们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了20多件实事、好事,群众拥护,社会稳定。
我们强调发展集体经济,并不是搞过去那种生产上的高度集中,分配上的吃“大锅饭”,也决不能采取“一平二调”,损害承包者的合法利益,而是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步骤,依靠生产的发展和集体自身的积累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联系阳西的实际,我们认为,逐步壮大集体经济的实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探索。
首先,兴办集体项目。要在开发利用新资源,兴办集体企业方面做文章。1990年,我县提出利用山坡地和沿海资源建立水果、黄烟、甘蔗、水产、北运菜等五大农业商品基地,大搞开发性农业。全县126个农村管理区有九成以上新办诸如果场、林场、养鱼、养羊、农副产品加工等集体企业项目,经济收入明显增加。
其二,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基础差、兴办集体企业一时有困难的管理区,其着眼点应放在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方面,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收取部分报酬。我县蒲牌、塘口等乡镇从1987年开始,根据本地北运菜椒发展趋势,及时组织北运菜公司,为农民种椒解决种子、技术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深受农民欢迎。有的地方还采取“农户出题目,集体做文章”的办法,开展机耕、植保、排灌甚至建立商品专业批发市场等多层次、多成分、多渠道的社会化服务,使得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和集体经营的优越性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其三,完善各种承包制度。农民承包集体土地,开发集体资源,理所当然要缴纳土地使用费和资源补偿费。然而,目前这方面管理上漏洞很多,许多该收的承包费收不上来。因此,我县对原来的土地承包合同来一次清理,承包基数明显偏低的,适当调整。在完善承包合同时,要建立土地使用、转让、承包费收缴、管理、土地定期评产、联产奖罚、粗放经营处罚等一整套制度。
其四,要有计划、按比例地逐步壮大集体积累。适当集中一部分提留,去争取将来更大的收益,农民是不会反对的。一方面,要拓展集体积累的渠道。在集体积累资金收取范围上由过去单纯地向种田农民收取改为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员(包括企业)收取,扩大收取面。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集体提留比例,兼顾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由于我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集体的利益不被侵犯。
其五,加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集体经济活动的组织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政治保证。近一二年来,我们逐步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收到一定效果。
首先,整顿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从1989年开始,县委要求各镇(乡)结合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整顿好后进支部,把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选拔上来。事实证明,有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党支部才能担负起发展集体经济的重任。其次,强化管理区的管理职能。县委向全县发出《关于强化管理区工作职能的通知》,明确规定,不论县直部门或各乡镇,凡是直接与农民发生业务往来的,都必须征得管理区办事处的同意。管理区办事处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使自己成为讲话灵、办事实在的基层行政组织。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做到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切忌一刀切,一哄而上。我们要求银行、信贷、物资、供销、农业等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产品流通等方面对集体经营项目给予真诚的支持。我们借鉴外地的经验,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让县直机关80多个单位分别包一个管理区,努力把所挂钩的管理区集体经济搞上去。经过短短半年的努力,我县农村形势喜人,不少贫困村焕发了生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