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看京剧《刘胡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7-3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看京剧《刘胡兰》
魏喜奎 周桓
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新排演出《刘胡兰》,其成功之处便在于出新。刘胡兰,这位年仅16岁的农村女青年,她的事迹,感人至深。歌颂她的戏曲,几乎遍及所有剧种,且都属成功之作。战友京剧团如果找个老本子来演,未尝不可。但是,他们没有走捷径,而是重新编写。
由焦克、张志高编写的剧本,侧重于“生的伟大”四个字,标新立异地写了“春风化雨”一场戏。重点反映刘胡兰受顾县长启发、教导,以及目睹顾县长牺牲所受到的教育。突出了刘胡兰的成长,为后来的戏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是一个“新”字。宋捷、罗喜禄两位,在导演手法上的“新”,在于既尊重京剧传统演唱程式,又吸收新文艺的表演特色,融合得当。比如开始时的持枪锻炼,中间的做军鞋、送军鞋、打霸王鞭,都使戏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这个戏的全台演员,可谓人人称职。他们是在演京剧,运用京剧程式来唱、做,却又不拘泥于京剧程式,而力求符合刘胡兰时代的人的生活。扮演大、小刘胡兰的张萍、孟欣生,演出了人物的特质:孟欣生侧重于稚气,从稚气中体现出机警与执拗,取得一个“像”字;张萍则显出成熟,表现出人物的成长。但又不失尚存的稚气,同样给人一个“像”字。
这出戏从各方面说,是过去的革命现代京剧之后,不易见到的成功之作。作曲者马兰,以20岁出头的青年,取得如此成就;尤其把歌剧中类似当地民歌的曲子和唱腔,融入京剧“过门”和唱中,体现当地风情,不觉生硬,没有跳跃感。尚存的美中不足是,刘胡兰的唱腔,弱于生、净、老旦的。原因在于某些地方套用了《杨开慧》的唱腔。传统京剧,讲究“是戏就不同”。如果张萍扮演的刘胡兰,与朱宝光扮演的刘树山在对唱中,另行设计低调的腔;最后,刘胡兰牺牲前的大段唱,如果有起有伏,照顾到抒情的一面,不要一味求激昂,唱高调,效果是否胜似如今。另外,张萍学得是“张(君秋)派”,也应该照顾到,不要让她一个戏一个派,似乎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