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为了中华富强之路——记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04
第2版(要闻)
专栏:

  为了中华富强之路
——记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
新华社记者胡清海
(一)
1992年1月6日清晨,北京的上空飞舞着雪花。82岁高龄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按计划向华北平原东南端的沧州市进发。车上高速公路,一打滑,转了180度。随行的同志吃了一惊,可费老却很平静,示意司机继续向前。
这是费老1990年以来第三次考察沧州。1990年11月3日,他度过八十寿辰的第二天,第一次访问了沧州。
这些年,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为寻找中华民族的富强之路,就是这样在不停地东奔西走,调查研究,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下边的工厂、农村、乡镇里,足迹踏遍了除西藏和台湾外的全国各地。看一下去年费老下基层的行踪表,谁都不能不对这位已年逾80的老人肃然起敬。
——4月13日,人代会刚刚结束,他就离开北京赴江苏,先后深入到盛泽、芦墟、庙港、北库、黎里等镇的工厂、农村,研究已实现小康的地区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问题。
——4月30日至5月3日,他乘汽车赶到山东省经济较落后的惠民地区;5月5日至11日又赶赴历史上就是地薄民穷灾多的河北广宗县;6月2日至17日,到凉山地区的川滇两省两市三县,探索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路子。
——7月4日至20日,在产粮大省吉林考察,回京后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了吉林卖粮难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延边地区经济的建议。
——7月28日至8月21日,考察丹东的工厂、海港、农村;9月17日至24日,重访河南民权,提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9月27日至10月21日,他连续考察了湖南武陵山区、四川黔江地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了解多民族聚居的山地经济如何发展。
——11月14日至12月3日,再访无锡、宜兴、江阴、吴江、苏州、嘉兴、杭州等地,探索发达地区帮助西南及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途径。
民盟中央的同志告诉,早在30年代,费老就怀着富民的志向弃医转攻社会学,在广西大瑶山调查时曾身陷虎阱,摔伤腰腿,痛失爱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孜孜以求的只有一个夙愿:志在富民。
(二)
费老在晚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在贫困线以下的地区全部脱贫。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不顾年迈体弱,横穿了整个内蒙古地区,到过全国最穷的甘肃定西、宁夏西海固、广西百色、贵州毕节,西出阳关大漠,南下琼岛椰林,走访侗乡瑶寨,北至白山黑水……从沿边到内陆,到处留下了他扶贫的脚印。
甘肃会宁的农民不会忘记费老。因为早在1983年,在费老的主持下,民盟中央多次组织人员到这里考察,提出了在干旱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一整套规划,并在这里建立示范点,派专人负责落实,使他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从龙羊峡到青铜峡之间的黄河上游地区,是西北回、藏、蒙三大少数民族聚结部的核心区。这里的1000多万各族干部、群众感谢费老和他的民盟同事。自1988年5月起,费老和钱伟长副主席亲自率领专家、学者先后两次到这一近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进行颇具规模的考察,并提出了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设想。这一设想得到了甘、宁、青、内蒙古四省区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同年7月,费老又和钱伟长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议》,很快得到采纳。目前,多民族开发区的具体工作正在实施。
去年5月,费老驱车直奔华北平原的西南端,太行山东侧的广宗。临行前,许多人好心地劝阻他,因为这个县条件很差。而费老说:“我就是要在华北平原上找个贫困点作扶贫工作探索。”
费老经过连续考察这个县的贫困村和乡镇企业后,向当地干部提出了发展农业等5条脱贫建议。临别前,他又把地方民盟同志邀来叮嘱道:广宗的问题不仅是资金的问题,而且有知识的问题,有了知识才能使资金和劳力转化成生产力;希望你们要坚持入盟时的初衷,不怕艰苦,不计报酬,把知识送到广宗去,帮助广宗脱贫致富。当场,民盟河北省委会和广宗县挂上了钩,并将广宗作为经济开发点。
为了开发大西南山区的经济,去年6月,费老在四川、云南海拔25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中连续9天跑了1300多公里。考察结束后,他又不顾劳累,亲笔书写了5000余言的《关于建立攀西开发区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开发大西南的设想》的建议。上报中央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费老的带动下,民盟广大成员把扶贫支边协助内地和边区发展经济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自1983年以来,民盟为扶贫举办各类培训班近5000个,培训人才近40万人;承担扶贫项目近900个;有4万多人次盟员和联系的知识分子参加了支边扶贫工作。
(三)
在主持民盟中央的工作中,费老经常思考民主党派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他认为,民盟作为参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参政议政,参政议政的实质要求我们提出利国利民的意见,而这些意见只能从实践中来。为此,他要求广大盟员要少说空话,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经济建设做实事、做好事,通过参与经济建设,使参政议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更有现实针对性和建设性。他不仅这样要求盟员,而且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1981年,费老在相隔23年后三访“江村”时,见到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触动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农民的潜在能量被释放出来,农村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却同时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结合自己的调查,提出了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著名观点。他认为,小城镇将对我国相对过剩的人口起到“蓄水池”的作用,乡镇企业将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广大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以后,他又先后几次对“江村”进行追踪调查,还多次到苏南苏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乡镇农村进行调查,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出谋划策、奔走呼吁。他连续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小城镇苏北篇》、《小城镇新开拓》等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许多观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如今,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里,倾注了费老的多少心血。
在浦东开发区成立之前,费老曾多次对长江流域进行考察。他认为,长江是一条可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起飞的巨龙,而龙头就是上海;要使中国经济腾飞,必先使长江流域经济腾飞,要使长江经济流域腾飞,必先使上海经济腾飞。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去年4月,费老和钱伟长等民盟中央领导同志提出了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开发区的设想。接着,费老等又到江苏、浙江、上海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向中共中央提出了有关开发长江三角洲的建议。今年4月26日至5月4日,费老再次赴沪调查研究。5月15日,他向中央提出了《关于振兴上海经济的设想和建议》。这两份建议提出,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建设性意见,受到中央的重视和采纳,被吸收到国家的重大决策之中。
据了解,近10年来,费老及民盟中央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建议》、《关于珲春出海口岸建设及图们江地区开放的建议》等共十几份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一些建议被采纳后正在组织实施。
今年6月20日下午,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上,高度赞扬费老不顾年事已高,长期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向党和政府提出了许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费老说,振兴中华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只要我们像邓小平同志讲的那样“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几代中国人的富强之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