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追星的人——国防科工委喀什卫星地面测控站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05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追星的人
——国防科工委喀什卫星地面测控站素描
本报记者卢小飞
他们负责跟踪的是人类发明的卫星。现在,追星的人成百上千,喀什测控站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0年金秋,第11届亚运盛会即将在中国举行,9月3日,我国发射了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这颗星不仅具有重要的科技和经济价值,而且担负着为亚运会提供气象保证的任务。卫星运行的第一圈只有南宁、长春、西安3个站可以观测到,喀什站的任务在第二圈,而这一圈也只有喀什站能跟上。
卫星入轨不久,话筒中即传来中心的指令:“主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喀什站准备应急方案!”星上控制姿态的主计算机失常,卫星没有建立正常姿态,使得太阳能电池帆板不能完全张开,而它是为卫星提供主电源的唯一途径。这种情况以往从未发生过,喀什站的任务是要利用备份机打开太阳能电池帆板。一颗星上亿元,如果喀什站再不能使之建立正常姿态,这颗星就废了。
指挥室内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紧张地盯着主控台上那一排屏幕。卫星以每秒7.3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运行,一个多小时之后,卫星进入喀什测控网,10,9,8,7,6,5……跟踪开始!此时,仰角3度可以观测到卫星飞行的弧线轨迹,14分钟后它将进入地影。
14分钟进出,既划出喀什站观察的弧段,也是这一轨迹运行所使用的时间,他们必须在这14分钟的有效时间里对卫星实施控制。电磁波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向卫星,控制指令之后,是对备份机注入各单元数据。第一次失败了。程序员王晓明头上冒汗,14分钟只有4次注入机会啊!微机自动启动,间隔1分15秒,重新注入。屏幕上出现“注入成功”4个字。再注入。再成功。成功了!人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指挥室内一片无声的欢呼,继而掌声雷动。程序员王永利一头扎进隔壁的办公室,任凭热泪在脸上流淌。
很快便得知,星上调整姿态的主计算机切换到备份机上,卫星建立了正常姿态,地面收到清晰的卫星云图照片。
5个月后,除夕之夜,全站都在过节,包饺子的、看电视晚会的,好容易轻松一下。中心突然来电:“风云一号”出现异常,各有关人员立即进机房抢救!原来是卫星不能喷气调整,失控自旋。在此后78天的磁控调整测控中,他们向星上发送2739条遥控指令,注入了1757次数据,和兄弟台站合作使磁控调整成功。航天部、国防科工委贺电称对卫星的抢救是“我国卫星发展史上值得自豪的一件事,也是世界卫星史上少有的奇迹。”
至今,他们还在保驾着这颗“风云”星。
中央军委今年4月发布命令,给国防科工委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喀什测控站记集体一等功,这使我们许多人第一次注意到“喀什测控站”这个名字。
今年初夏,国防科工委在喀什站召开庆功大会,一批老喀什站的追星者们故地重游,问其观感,他们说:人换了,环境变了,但这里的一切仍是他们所熟悉的。是什么?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有人说:“那是我们的站魂。”
从1968年戈壁滩上那片地窝子,到现在的大玻璃机房,喀什站已经换了六七茬干部,其中有3位已是将军。最早的一批人是骑着毛驴进戈壁滩的,那一代技术元老是从中国科学院和我军10个兵种部队选拔出来的行伍秀才;最初的模拟演练是在帐篷里完成的,在美国人预言中国的空间技术落后他们100年的时候,戈壁滩上这个羽翼未丰的小站已经对他们的“探险者”号卫星跟踪观测了50圈次;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他们创业虽难但立足已稳,准确预报出卫星飞经全球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将《东方红》乐曲传到千家万户。
第一代创业者中有47名技术骨干,他们基础理论扎实,业务技术精通,不仅完成了前期实验任务,而且从1969年和1971年入伍的战士中传、帮、带出了一批技术人才,站长张国社、总工程师赵琦以及副参谋长、技术队长、教导员、诸位工程师,都是从普通的农村兵成长为第二代技术中坚的。
如今,坐在二级监控室内接收、遥测、测速、发射、测距等仪器前面的,是一群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他们是新一代追星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