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吹尽狂沙始到金——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决赛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05
第4版(奥运会专页)
专栏:

  吹尽狂沙始到金
——奥运会乒乓球男双决赛纪实
本报记者陈昭
当王涛、吕林以3∶2战胜1989年世界冠军、德国选手罗斯科普夫和费茨纳后,李富荣感慨地说,这块金牌本不在我们意料之中。在北京时,我们多次与男队讲,你们现在已不是世界冠军队了,不应有压力。
决赛第一局开球后,中国选手似乎还没有进入状态,打得不顺,比分一直落后。15∶20,看来大局已定。这时吕林、王涛好似猛然清醒,长拉短吊,最后竟以26∶24取胜。
第二局简直是第一局的翻版。所不同的是王涛、吕林在18∶12领先的情况下显得保守,而对手连得9分,以21∶18扳回一局。
第三局进入白热化,比分交替上升。乒乓球馆里观众大部分都是德国人,吹哨的、敲锣的、唱歌的,声浪山呼海啸般袭来。王涛、吕林面对这种阵势镇静自若。在国内集训时,他们曾专门把录音机开到最大音量,进行抗干扰练习。这一局中国选手以21∶18胜。
第四局,罗斯科普夫和费茨纳水平发挥极好,常常拉出前冲力很强的弧圈球,很快以21∶13获胜。
决胜的第五局,王涛、吕林放开手脚与对方展开对攻,双方打得难分难解。10平以后,中国选手战术运用合理,或是发球抢攻,或是网前放小球;德国选手打得有些沉不住气,连连失误。王涛、吕林终于以21∶14拿下最后一局,登上了奥运会男双冠军的领奖台。
中国男队教练蔡振华说,我们男队夺标重点在双打上。论实力,我们这对选手不比欧洲人差,以往输球心理因素占很大比重。这次我们没有给运动员订什么指标,拚掉一个是一个。看来,有时需要点儿压力,有时又不能有压力。如何让运动员最大限度发挥水平,对教练员来说真是一门要好好掌握的学问。
(本报巴塞罗那8月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