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四川高校“无暑假”师生直奔“主战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07
第2版(要闻)
专栏:

四川高校“无暑假”师生直奔“主战场”
新华社成都8月6日电(记者杨力)西南交通大学10多名正副教授眼下正在远离成都的四川通工汽车制造厂,帮助工厂建立现代化生产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成都科大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五路人马,暑假一到就分赴云、贵、藏、川和三峡等地区,论证下半年将上马的一批科技开发项目。四川许多企业反映,入夏以来,到处都有大学生积极行动,“好像今年没有暑假一样”。
在成都地区的一些高校,记者看到大学尽管教室是空的,但“开发部”、“成果转让科”人来人往,许多实验室、校办工厂、中试车间也十分忙碌。
成都科大微电脑应用研究所赵定明副教授研制的第二代儿童读写8功能保健灯供不应求,从广元订做的灯壳不断拉进科大的小工厂,工人日夜不停地安装调试,又一车车拉往全国各地市场。这种灯订货值已突破500万元。
电子科大党委书记王明东介绍,他们学校一项又一项的成果开发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在暑假都抓紧进行着。他认为,既然市场都没有暑假,大学也不应有。如果大学还是那么按部就班,转向主战场就可能是句空话。
四川是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学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科技实力十分强大。但60所高校每年的“创收”总额还不如中小学的1/3,“大学不如中小学”的现象一直让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们“羞于启齿”。
学校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不能一心只盼国家,不能等、靠、要,这成了绝大多数高校领导的共识。最近,四川60所高校党委书记在雅安举办党建读书班,书记们提出要把改革开放视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就在读书班期间,书记们人人手中都有几个合作项目和转让成果,一边学习,一边用直拨电话等方式与学校和许多洽谈方保持热线联系。重大副校长欧和平说,他们暑假期间12个创收渠道全面开通,点、线、面结合,共与269个企业拉开合作的大幕。
面对各大学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四川省委副书记聂荣贵特意给大学领导们作了一次四川经济形势报告。他说:“大学积极转向主战场,我有责任向你们介绍主战场目前是怎样一个大趋势。”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主任卢铁城认为,今年四川高校出现的“暑假无暑假”现象,原因有三个:一是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从传达到学习已近半年,学校既有压力又有了一段时间的准备,趁暑假大干一场的愿望都很强烈;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强烈呼唤着高校的“人才库”、“智力库”为社会多做贡献;三是各高校已普遍意识到,必须在商品经济的大海中一试身手,才能创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过得硬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大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