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弄潮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2-08-19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征文

  弄潮儿
川木
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深圳一座办公大楼的过道上。罗湖区委的一位朋友悄悄说,“他就是叶启明。”
他身材不高,却有一副宽宽的双肩和厚实的胸脯,走起路来迅疾有风。
这位十四岁就参加革命的“老东江”(东江纵队),转业后干了近三十年电影工作,却在改革的大潮中,跃上潮头,成为深圳改革的“弄潮儿”。
宽畅明亮的办公室,并不见出已有五个分公司、十九个经济实体的时代实业发展公司总经理所应有的豪华。他把装有“大哥大”电话的黑色手提袋刚放到宽大的办公桌上,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桌旁的两个电话同时振铃。拿起一个话筒,“不要说经过,讲你的目的,想好了再说。”便拿起另个话筒。三言两语,手一挥,果断作出一个决定。
叶启明很少用笔记录。深邃的目光像电脑般闪动几下,仿佛已经记录下他认为该记下的事情。当他说“就这样啰”的时候,他的目光便进入另个世界的思考中。
敏捷、迅速、果断,是他在粤赣湘边纵队(前身为东江纵队)学来的。他说,在那个年代,稍不慎就要丢脑袋;在当今改革时代,不果断,就要丢事业。
叶启明的超前意识可谓与深圳同步,有些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三联冠”也颇有影响:第一个实行员工制(打破干部、工人界限);率先在公司内办学,成立了公司职业学校;带头实行“五五制”,即每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五个小时。
说起这,叶启明不无遗憾地摆摆手,头一低,长长地“嗨”一声。他在伤心他的“影园”。
1981年,他在海南通什担任电影公司经理时,独具一格地在电影院门口搞了个“影园”,影片胶带状的围墙、中国园林的亭榭、西方现代化歌厅……顾客看电影前先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在亭台楼榭旁,依着翠绿的植物,听着脚下“咚咚”作响的人工泉水,或饮酒、或品茗、或歌舞,也可以谈买卖,把个寂寞的通什,闹得天上人间,仿佛从天上掉下个极乐世界。“影园”这一创举,比中央号召的“第三产业”和最近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早了十年。
弹指一挥间,八年过去了。当年的两万元,在叶启明手里翻了近千倍。使人目瞪口呆。
叶启明仍然摇着头,摇着手,一百个不乐意,一千个不乐意。他指着大海的海面说,“我需要这个,需要海的胸怀、海的大度、海的广阔、海的自由。”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让叶启明年轻了十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像股兴奋剂注入他的肌肤。叶启明又有了新的设想。叶启明补充说:“我是个老党员,我自己都是党的、国家的,我要使整个公司经营灵活,有更大的社会价值。”
改革的洪流已呈蓬勃之势,叶启明在大胆往前走!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经济调查中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