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青海盐湖所开发柴达木盆地贡献突出28年共开展450多个课题研究,取得230多项科研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0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青海盐湖所开发柴达木盆地贡献突出
28年共开展450多个课题研究,取得230多项科研成果
本报讯记者胡太春报道: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建院28年来,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作出了杰出贡献。据统计,这支多学科的综合科技队伍,共开展450多个课题研究,取得23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面向经济建设的研究课题127个,占总课题数的55%。如今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广应用的课题71个,用于生产的37个,已获得经济效益累计达1.8亿元。
中国是世界盐湖资源大国,其主要特点是盐湖分布多、面积大、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其中青海柴达木盆地共有盐湖近30个,无机盐总储量达1000亿吨,潜在开采价值10万亿元以上人民币。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于1965年在青海西宁市组建,前身是柳大纲、袁见齐先生领导的中科院盐湖科学调查队。28年来,来自北京、兰州、西安等地的科研人员一批批艰苦奉献在青藏高原之上,甘做创业无名英雄,致力于盐湖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两大领域,他们在考察全国盐湖、积累盐湖自然基本资料、研究盐湖形成及其与气候环境关系、开展盐湖地球化学、盐湖化学、无机材料等研究的同时,集中力量为开发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作出贡献,其中主要是:
——“六五”期间,开展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在大规模开采条件下以岩盐为路基基地的稳定性研究,为铁路施工部门提供了大量数据。我国铁道部门以此成果为设计依据,使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顺利贯穿察尔汗盐湖32公里,保证了火车安全运行。这一世界首创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五”期间,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工作和室内试验,将“青海盐湖提钾和综合利用”列入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一攻关项目共获得重要成果16项,其中12项国际先进、2项国内领先。在他们提供设计依据及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坐落在察尔汗盐湖的年产20万吨青海钾肥厂投产达到规模,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八五”期间,继续承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察尔汗盐湖开采过程中水动态水化学的变化规律和自动观测系统”,为青海钾肥厂一、二期工程服务,同时与有关企业入股联合开发小规模紧俏商品生产:今年5月投入生产的溴化锂厂年产200吨,预计上缴利税140万元;年产1万吨的硫酸钾厂现正在建设中。
此外,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学术交往关系。一批学术论文在青藏高原国际学术讨论会、国际盐会议、计算化学、配位化学、热化学和热分析、地下水等国际会议上交流,获得国外专家赞誉。尤其是在高原盐湖成盐演化、成矿理论和资源化学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思想、新结论,显示了我国盐湖科研的特色。碳13的实用化研究和硼同位素测定也居国际领先水平。参加了中国湖泊学和青藏高原隆起及全球气候变化、南极考察等研究。作为参加单位之一的《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