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送温暖传友情——南京市三十五路电车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十大城市公共汽(电)车优秀线路活动

  送温暖传友情
——南京市三十五路电车见闻
余伟
正要关车门,一位拄拐杖的残疾老人迟疑地缩回了刚挨近车门的手。
“老师傅我来扶您。”说话间,车上的女售票员微笑着挤下车来,扶住老大爷说:“您老人家别慌!”待把残疾人扶到售票台落座后,满车乘客向女售票员投来赞赏的目光。
这是5月31日南京市35路44号电车上出现的一幕。
35路是南京市的“三八”女子车队。电车场副经理褚益顺说:“这个车队有14辆电车。担负着闹市区新街口至中央门繁忙的客运任务。这个由150多名女同志组成的娘子军车队,连续11年被评为国家、省市先进线路,涌现出了胡俊梅、刘俊、王虹文等公交服务明星。”
35路的司、售员们不仅有服务规范用语,而且还有服务于聋哑乘客的哑语和为外宾服务的英语;不仅为上下班乘客报时、报站、报线路,还为旅游乘客报天气、电视节目及名胜古迹等。他们还在每台车上张贴了服务守则、票价表和线路示意图,准备了方便钩、方便袋、方便条,在重点站设立了创优宣传台,解答乘客询问,宣传文明乘车,维持站台秩序,还向社会散发了几千份《答乘客书》,还向群众公布了人流高峰时35路电车车距不超过3至4分钟的规定。
其实仅5月31日这天,像44号车携老扶幼的动人事迹在各辆车上都有。在中央门站,一对从江浦县带小孩子到南京市看病的农民夫妇徘徊犹豫,省级优秀售票员柏素芳主动迎上前去,问明去向,招呼他们上车,然后热情细致地向他们说明转乘路线,临下车时还画了一张去医院的指路条,感动得这对夫妇连声说“谢谢”。
在许府港站,47号车售票员陈建华看到6个聋哑儿童上车后把头伸向窗外东张西望,互打手势,面露焦躁情绪。小陈熟练地用哑语询问他们,得知他们是外出游玩的,便拿出旅游图作了介绍,并用哑语叮嘱小孩注意安全,按时回家。
35路的售票员每人每天要上、下车为乘客服务数十次,而且每次都是耐心周到,面带微笑。售票员桑桂莲说得好:“我们要让乘客在十米车厢内感受到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