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海南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发挥“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09
第4版(要闻)
专栏:

  海南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为改革开放发挥“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作用
本报海口6月8日电记者鲍洪俊报道: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省,通过内容丰富的群众活动,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全省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在日前结束的海南省首次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儋州市南岸村等108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48名同志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分子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联系实际。建省之初,海南部分群众生活习惯不文明,城乡环境“脏、乱、差”。海南省委把环境整治作为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常抓不懈。1991年以前,海南以迎亚运为契机,在全省开展了多次环境治理活动。1992年,重点抓了全岛公路沿线城镇和各旅游单位的整治,初步做到了“环岛千里路,一路文明风。”几年来,海南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治理环境,兴建了一大批美化环境的硬件设施,改善了投资环境。
海南省委体会到,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特区意识,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省委要求各级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按照客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强化以效率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为代表的特区意识,向投资者展示自强不息的文明风貌。通过广泛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遵纪守法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意识、思想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疾恶扬善逐步成为海南人民的精神品格。全省先后涌现出周乃康、余俊生等9名无私奉献、弘扬正气的英雄模范人物。
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为改革开放较好地发挥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的作用。建省5年来,海南两个文明互相促进,健康发展,实现了赶上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第一步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