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小轿车与“白条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0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述评

  小轿车与“白条子”
新华社记者杨善清
湖北省枣阳市吉河乡粮管所,以25万元的价格,将本所一辆崭新的“皇冠牌”轿车对外开价卖出,使今年夏粮收购近20万元缺口资金有了着落。这一举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湖南省长沙市养鹿试验场,是个有条件买小汽车的单位,但是场长龙运辉认为,国家眼下还不富,资金还比较紧张,场里应该把钱用到发展再生产上,他决定不买小汽车。场部领导和大家一样,仍然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职工们对此很受感动,大家齐心协力提高场里的经济效益。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做任何事要以大局为重,严于律己,群众就会拥护。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干部,一方面叫喊他那儿资金如何如何紧张,另一方面却大手大脚,不惜重金购买小车,10万20万满不在乎,甚至为了追赶潮流,将国产车换成进口豪华车。他们不管农民手中的“白条”、“绿条”兑现没有,也不考虑农村民办教师的工资有无着落。更有甚者,有人把支农资金“农转非”,弄到沿海去“炒地皮”,“炒股票”。
当然,一些地方确属工作需要,添置设备、车辆还是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不该买的也买。比如,有的地方本来很穷,旧车完全可以使用,仍然搞小车更新换代,追赶时髦。
党中央和国务院三令五申提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反复强调要兑现农民手中的“白条”,政府为此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显然各级干部和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落实,发扬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压缩开支,包括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宁可少买些小轿车,不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也要挤出钱来确保夏季粮油收购资金足额到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