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1993日本朝野易位 变革风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1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1993日本朝野易位 变革风行
孙东民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今年日本的国内动向,这就是“变革”。被日本评论家们喻为“战后第二次大变革”的1993年行将过去,一连串的戏剧性事件给人们留下难抹去的记忆。
政坛石破天惊
朝野政党易位,是今年日本政坛上发生的石破天惊的事件:38年来一直执掌朝纲的自由民主党意外翻船,一个多党联合政权取而代之,建党仅一年的日本新党的党首、当选众议员不足一个月的前知事细川护熙登上首相宝座。
战后日本政坛上这一重大变化,直接起因是自民党内部的分裂和新兴政党的兴起,自民党的内讧和新政党的出现又与自民党长期推行的政治有关。
舆论认为,自民党虽然在专一发展经济的路线下,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贡献殊多,但又因推行“权力与金钱结合、利益诱导型的政治”,制度上的缺陷致使贪污贿赂丑闻迭出。自民党又是一个党内派系林立的政党,派系间常因权益的再分配发生争斗。去年,细川护熙辞去熊本县知事进入中央政界,打出清除腐败政治的旗号成立日本新党;前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接受贿赂的丑闻东窗事发,党内占主导地位的竹下派因此散伙。
进入今年,自民党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先是在部分自民党议员的造反下国会通过了在野党对宫泽内阁的不信任案;紧接着,自民党前干事长小泽一郎和众议员武村正义先后率40余众退党,分别成立了新生党和先驱新党,造成自民党在国会的势力大减。在其后的大选中,选民表示了对自民党政治的厌倦,因此自民党没有得到单独执政所需议席;企图建立以自民党为核心的联合政权计划,又在各党合纵连横式的争斗中化为泡影。
细川上台执政
与此同时,在野党在大联合的旗帜下商建联合政权的战略奏效,8个在野党派联合推举的日本新党党首细川护熙组阁,连续执政长达38年的自民党终于失去政权。
多党联合内阁成立伊始,以改革家的姿态上台执政的细川护熙即把新内阁规定为“政治改革内阁”。细川把对时代的认识归结为“旧有时代结束,走向21世纪的新时代的开始”,表示对内要推行不同以往的“新型政治”,进行政治、行政、经济“三位一体”的变革,破除成为政治腐败温床的所谓政治家、官僚、大企业相互利用关系的“铁三角”,改变“密室政治”,增加政治决策的透明度。
在经济运行上,细川主张地方分权,由重视生产者的利益转向重视消费者。对外政策上,表示日本“不当小型超级大国,不陷入大国主义”;对于历史问题,细川一反历届日本首相模糊不清的态度,明确承认过去日本对亚洲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表示要对过去由于日本的侵略行为给亚洲国家造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刻地反省和道歉”,宣布以发展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的基础,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对话与合作。作为新一代政治家,他的清新形象颇得选民好感,他对历史问题的表态也在亚洲国家中得到一定评价。
细川内阁自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支持率,反映了日本社会对细川内阁推行变革,改变旧有政治体制的期待。
日本政坛上的历史性变动,打破了自1955年来以自民党和社会党为代表的两大政党在意识形态上“保革对立”的旧有格局,拉开了各政党重新分化组合的序幕。今后不管是向建立两大新保守政党的方向集聚,还是维持多党并存的局面,各派政治势力都将加快新老更替,新一代政治家将登上政治舞台。政治变革也触及社会的价值观念,选民要求改革政治。政改成了各党求信于民的武器、政治家的时髦词句。日本人自称日本是“经济大国,生活小国”,人们要求经济利益真正还原社会,实现“生活大国计划”。
经济面临结构性改变
在经济领域,结构性的经济萧条使日本式的“终身雇用”制度出现动摇,迫于日元升值和泡沫经济的后遗症,许多企业为在新形势下求生存再次进行调整重建。以贸易立国为本的日本,面对国际上要求扩大内需,开放国内市场的压力,已不能在开关或闭关面前无动于衷。
经济学家认为,日本经济正面临历史的结构性转变,以追赶欧美为目标而推行的工业化“战后经济”行将结束,今后将改变迄今重视量的增长的经济路线,转为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重视实际经济增长的路线。
标榜变革的细川多党联合内阁虽然顺利迈出第一步,但目前面临政治改革和景气对策两大难题。虽然自利库路特行贿受贿丑闻事发以来,争吵了5年多的以清除政治腐败为中心的诸如修改公职人员选举法、修改限制政治资金法等4项政治改革法案在众院通过,已送交参院审议,但政改法案涉及各方利害,尤其是拟议中的小选举区与比例代表并立的选举制度,新选区的划分直接关系到议员们的切身利益,不但引起第一在野党自民党的反对,也遇到来自执政党内部的抵抗,因而法案本身能否最终通过,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
分析家认为,即使正在审议的政改法案得到通过,是否就能根除政治腐败也大有疑问。
在经济方面,受周期性经济循环因素的影响和泡沫经济破裂的夹击,日本经济持续萧条,设备投资和个人消费依然不振。泡沫经济破裂造成资产收缩,库存调整不见进展,企业收益继续减少。政府的剌激经济政策迟迟不见效果,有可能出现自1974年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显然,作为第一大党,自民党将汲取教训,自我变革,力图东山再起;其他执政党也在政改中关注今后的动向。
细川内阁的政改法案最终能否在国会通过,政府能否采取更有效的政策尽早摆脱经济萧条,各执政党在重大问题上能否继续携手共济,都是对细川内阁执政能力的考验。
日本国内政权的更迭和变革,宏观上是日本在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过渡的过程中,旧有的体制已不适应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和日本社会的新变化的反映,它是日本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对国内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的再调整和新探索。
毫无疑问,这场变革既左右细川内阁的命运,更决定着日本走向21世纪的前途。(附图片)
今年八月,日本朝野政党易位,连续执政三十八年的自民党在大选中败北,在野八党派组建了多党联合政权。图为细川首相日前召开内阁会议,决定部分开放国内大米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