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连锁经营带来商业新概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1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

  连锁经营
带来商业新概念
本报记者傅昌波
三年前,当“希福连锁店”的招牌在北京街头出现时,人们只是觉得像改革开放以来新词汇频出一样,这个店取了一个挺怪的名字,如此而已。
事实上,“连锁店”这个新名词中蕴含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经营方式,拓展的是一条规模效益型的现代化之路。
1 连锁商店这种形式最早出现是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起初中、小商业企业利用这种组织形式形成统一体与大商业集团抗衡,继之大商业资本也借助这种方式扩大其覆盖面。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经历了几次流通革命,但连锁经营方式因其规模效应优势一直是现代商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
近几年,连锁商店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国外的一些连锁店,如“肯德基”、“麦当劳”等,事实上早就进入了大陆市场。在南方,厦门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对连锁经营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他们已拥有十家连锁商店,光今年1至8月份已创利86万元。广东东莞、佛山等地的糖业烟酒、粮食行业,也通过连锁经营呈现出勃勃生机。上海的新亚快餐连锁店从一开始便站在正规连锁的高起点上,发展很快;联华超市公司拥有12家连锁自选商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连锁商业公司。北京的“希福连锁店”现在也已是家喻户晓了。
2 “连锁店的实质意义在于其经营思路。”内贸部社会商业司的郭女士对记者说。社会化的大生产及日益繁荣的市场,要求商业企业有规模效应;城市化及新建居民小区的增多又要求购物便利、各网点商品要尽量的多。连锁经营方式使得这两种要求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正规意义上的连锁经营要求做到七统一,即:统一进货,统一价格,统一库存,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商号、统一服务规范。通过这种统一,使得商业成本大大地降低,而且各分店能做到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低廉。
从类型上看,现在的连锁经营方式可以分为三类:即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正规连锁如上海的新亚快餐连锁店,各分店从资产所有到经营管理完全由总部控制,体现出高度的一体化;自由连锁方式则有一定的自由度,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加盟”二字来概括,中小商业企业为了与大商业资本抗衡而联合,一般采取这种形式,连锁集团公司为了加大店面的覆盖率,扩大影响,也大量采用这种自由连锁的方式。如“肯德基”等在世界拓展业务,自由连锁方式往往成为第一选择;特许连锁方式较前两者自由度要更大一些,这是以合同形式把一个企业的特别资源经营权,如专有技术、专有商品等,转让给遍布各地的商店,一般采取合营的方法。如泰国正大集团、美国“麦当劳”等经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开设分店。
3 有关专家认为,现在发展连锁店具备了一些条件。
近几年来,我国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或股份制改造,已开始实行多元化经营,扩展业务的势头已显端倪,如北京东安集团、郑州亚细亚商城等;国有中小型商业企业面临社会商业企业扩展后,原有市场被挤占,个体商业灵活多样经营也需要寻找出路。发展连锁商店,是大中小商业企业加速发展的一种很有效的形式。
内贸部长张皓若指出,中国办连锁商业的宏观政策是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是引进外资,办大连锁,同时引进国外连锁商业的先进经验;二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借鉴东南亚、日本等地区发展连锁商业的模式,在探索中逐步发展。只要条件具备,酒楼、超级市场、快餐店、服装店、眼镜店、中西药店、书店、影视器材店、冲印公司、珠宝行等等都可以考虑用连锁方式来经营。
发达国家的实践在证明连锁商业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这一组织形式的缺陷:由于经营高度统一,如果统得过死,各分店难以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经营按部就班,容易造成企业职员缺乏创新精神;因为商号统一,一家分店出了问题波及整个连锁集团,总店出现问题,也可能危及分店。这些是我国发展连锁商业中需要注意加以研究解决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