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扶助化疗的好帮手——颇具魅力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1
第11版(保健)
专栏:

  扶助化疗的好帮手
——颇具魅力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本报记者 艾笑
初冬的北京,瑞雪刚过寒风凛冽。由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惠尔血全国学术交流研究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居然到了300多位中外医药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这学术会议的名称前又为什么加上“惠尔血”?
会间休息,记者采访了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孙燕教授。
这位著名的肿瘤内科专家娓娓道来。原来,“惠尔血”是90年代初才面世的一种极少副作用的促白血球增长的新药“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商业名称。它何以引起医药界这么大兴趣?
人们都知道,在人类与癌症斗争的战场上,已经出现许多骁勇的化疗斗士,癌细胞碰上这些药物,都不攻自破乖乖投降。但是这些有勇无谋的斗士,也给患者带来致命的麻烦。它们好坏不分乱杀一气,把人体的卫士白血球也弄得如落花流水。往往是医生们在用药的关键时刻,不得不停止化疗(一般是血液中白细胞数降至4×109/L以下时),等白细胞数恢复到一定程度再接着用药。就这么一停一等,癌细胞也就有了喘息之机。使相当多的患者不仅延长了疗程、招致癌变进一步扩散,有的还会在这等、停中死去。
多年来,医药学家们在这一困扰中努力寻求能够扶助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增长的药物,以保住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最初,在实验室里合成了能促红细胞生长的红细胞生成素、能促白细胞生成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等造血生长因子。但是这些生长因子都是大分子量(1.8万至2.2万)的蛋白质,大生产工艺上很难获得足够的量。
1984年,世界啤酒业排行第五的日本麒麟啤酒株式会社的医药事业部,与当时刚刚成立两年的美国安进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发“人红细胞生成素”和“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两种生物制品专利药物。一个资金雄厚,一个技术精尖。七年以后的1991年和1992年,新药先后在美国和日本上市。人红细胞生成素(怡泼津)用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透析伴有贫血的病人;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用于促进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移植及大剂量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降低病人继发感染几率并缩短疗程。
尤其是“惠尔血”,不到一年时间,全球已有45个国家50多万病人使用。开放以后的我国,信息快决策果断。今年2月,卫生部即责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血液病研究所、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等,用38例肿瘤患者和19例血液病患者临床验证“惠尔血”疗效。
我国患者临床验证表明,将“惠尔血”与较常规剂量增加一倍的大剂量化疗药物合用,证实它可使经化疗打击后的骨髓制造白细胞功能,提早8天恢复正常,可使一半多的患者白细胞不下降至4×109/L以下。所有患者都能顺利接受继续的化疗。对某些增殖快、化疗较敏感的肿瘤如淋巴瘤等,化疗药物剂量仅增加30—50%,就可使疗效明显提高;其它肿瘤的化疗剂量耐受量提高至一二倍后,疗效也明显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