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4
第5版(理论)
专栏: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
程维高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轨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这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必然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服从、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两个范畴,但又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市场经济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形态,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精神文明是人类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积极成果的积淀和发展,归于社会意识领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必然反映市场经济的需要,又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于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从宏观到微观都是依靠国家管理,依靠自上而下的计划和行政命令的方式配置资源。现在要搞市场经济,势必给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进一步加强的极好机遇,又面临着一系列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需要正确地把握与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一场革命,必定会产生高度的激励效应,准确及时地推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市场经济的这种功能,在整个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不仅会增强人们追求利益、竞争的意识,而且还会引起人们追求目标的变化、评判是非的变化、相互关系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其主导方面来讲是积极的,是在新旧体制交替中产生的一种主动的、进取的变化,必将给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注入新的精神和活力。但也会使拜金主义、唯利主义和其他一些不正确的意识有所滋长。对于推行市场经济所产生的这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就需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审时度势,正确地把握和积极引导新的社会心理、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生活的变革,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造新的生活方式。市场经济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文化追求、审美情趣等都会出现明显变化。消费方式日趋多样,消费水平力求高档,科技意识逐渐增强,对精神生活的创造和享受愈益丰富。社会生活方式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讲,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千姿百态的生活需要提供了条件。这是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构造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一些格调不高和消极的东西也会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一些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公肥私、敲诈勒索等不良现象。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和愚昧现象也会随着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而沉渣泛起。对此,思想上必须有所准备。既不能因为消极、丑恶现象的增多而因噎废食,不敢发展市场经济,不敢推进新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因为要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新的生活方式,而忽视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抵制和引导。事实上,有市场经济,就有积极的东西和消极的东西。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在推进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个现实,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和支持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东西;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把各种消极、丑恶的现象降到最低限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约束方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使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自由选择发挥个人才能的职业成为可能,“平均主义”、“大锅饭”被打得粉碎,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这种灵活快速高效的经济运行机制,就冲破了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法规制度的束缚,使社会的约束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市场经济的这种积极作用,又是在日趋完善的法制规范下得到充分发挥的,不仅公开竞争的秩序、各种经济契约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和保证实现,而且属于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方面的东西,也将逐步地体现在社会通行的多种法规、公约、道德规范的要求之中,被打上鲜明的“法”的烙印。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前提,也是市场经济管理的一大特点。因此,要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除有关机关完善立法和经济管理部门以法管理外,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十分重视对公民的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冲击人们原有的知识体系,需要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市场经济是一门非常精密、非常系统的科学。现在,许多人虽然天天接触商品和市场经济,但对这门科学非常陌生。在组织领导经济工作中,不少老一套东西没用了,而新的一套又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因此,往往用老的经验、旧的眼光来看待新的事物,一些人对市场经济不大习惯,固然有“左”的影响,但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新的经济知识和理论缺乏了解和掌握。还有的把市场经济看得非常简单、肤浅,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多搞几个集贸市场,而不是从市场的资源配置这个角度出发认识问题。因此,要把社会主义市场建设好,就必须在全社会开展一个深入、持久的宣传、学习活动,使更多的人懂得、掌握市场经济这门科学。只有真正懂得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才能真正形成市场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竞争观念,才能真正增强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自立、自强意识。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满足这些要求。但是,必须看到,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方面的工作,不仅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需从研究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弄清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向和走势,给以超前引导。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这样一个目的出发来保障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这项建设本身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改进与加强,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这一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