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对晋剧演员的影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4-16
第3版()
专栏:

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对晋剧演员的影响
子冈
晋剧(山西梆子)是去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中二十三个剧种之一,在会演中演出的剧目有“蝴蝶杯”、“赠剑”、“秦香莲”等。这些晋剧演员们在参加会演之后,扩大了眼界,在政治上、思想上提高了一步,开始认识戏曲工作的重要性。过去只以为演戏是为了糊口的人,如今也懂得艺术是教育人民的工具,演员对人民负有重大的责任。
现在太原四个晋剧团内部比以前更团结了,使得去年年尾照例的“定班”工作空前顺利,一般地进行了民主评薪。丁果仙、张美琴等演员自动减少戏份,许多老艺人都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传授给别人。有人把私有的戏箱交给剧团,还检讨了以往对待徒弟的错误作风。过去青年演员们只是陪着名演员唱戏,谈不到培养和研究艺术。但现在这些青年演员都在努力排戏了,各团名演员也感到有责任帮他们把戏排好。三月中旬,举行了三天青年演员会演。从前晋剧艺人对于国营剧团还有怀疑和顾虑,怕制度严格,怕不自由,怕待遇减低。但是目前太原四个晋剧团的演员都想参加国营剧团,就担心自己政治、文化和艺术水平不够。目前他们尽量搞好民主改革,建立合理制度,女演员有产假。有些演员认为倘若可以组织剧团去朝鲜作慰问志愿军的演出,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北京会演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而且激发了他们钻研业务的热情。他们学习了会演中所听到的几个报告,结合会演期中的一些现实主义表演手法较强的地方戏曲:例如“秋江”、“拾玉镯”、“宇宙锋”、“醉打山门”、“雁荡山”等,研究那些优秀的演员的演技,学习如何深入理解剧情,用具有高度真实性的、简练而又恰当的艺术夸张的手法表现封建社会中人民生活的矛盾和冲突。有着二三十年舞台经验的演员也开始觉得演戏并不容易,认为光依靠师傅所教的一套已经不够,程式化地表演人物的动作和喜怒哀乐也不能为自己所满足了。现在每个剧团建立了艺术研究组,一同研讨彼此饰演角色的性格和表演中的缺点。怎样努力深入角色,结合剧情,加强内心表演,如今成为一般晋剧演员所钻研的课题。对于如何分辨剧目中的人民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他们也开始有了一些把握;大家初步懂得了现实主义表演艺术要求从生活的体会出发,使观众有真实感等等的含义。
演员在台下看了台上的演出,更能体会到好演员如何创作角色的艰苦过程。丁果仙说:“秋江”里的老艄公,扮的是八十多岁的老汉,精神却像个青年,真不容易;表演川江行船,也不是普通功夫。又如越剧演员范瑞娟和沪剧演员丁是娥等的真实表演,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才做得到。她自己也在努力修改“四进士”、“春秋笔”、“捉放曹”等剧。演旦角的冀美莲说沪剧“白毛女”中,张二婶放走喜儿时的真实情感,使她忘了是在看戏。她觉得人家演谁像谁,自己应该好好学习。晋剧名青衣牛桂英认为以前有一套死规矩把演员们套住了,那就是形式主义的程式化的表演方法,使演员们不能发挥创造性。北京会演把这套枷锁打破了。演小生的孙福娥在会演以后才觉得自己以往的演剧态度不够严肃,喜欢在台上逗个笑话,迎合一部分观众的趣味。这就削弱了演戏的教育作用。演员必须对观众负责,顾到演出的影响。她从台下的反应中看出:今天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平已有了显著的提高,脱离剧情的形式主义的表演,就不如下过功夫、入情入理的表演受人欢迎。没有参加会演的花砚君听了传达以后,也在钻研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竭力研究角色性格。看她现在演“情探”中的焦桂英,就知道她的钻研工作已有了收获。
一般说来,晋剧演员们的表演艺术在北京会演以后有了进步,观众都说:北京一趟真没白去。许多演员在修改自己演熟了的戏。演曹操的人研究这个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气度和风貌;演包公的人努力想把这个代表了封建时代人民微末的希望的人物演好。演员们都在动脑筋,已不能满足于程式化的一套了。在排戏中他们开始懂得了运用集体的智慧,最基层的演员也有了发言权,大家看排戏、提意见;排好一场,再排一场。
但在北京会演以后,晋剧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问题。
晋剧界的吸收能力很强,在会演后,根据越剧本子的“双蝴蝶”(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张生和莺莺”(即“西厢记”)都已上演;有的剧团新排“相思树”,有的剧团演了“小女婿”……在青年演员会演中,有三出根据桂剧本子演出的“拾玉镯”,一出根据江淮剧本子的“蓝桥会”,一出根据汉剧本子的“宇宙锋”,以及“三击掌”。此外他们还演了“赠剑”、“捉放曹”、“青风亭”、
“少华山”和“挑对象”。这是值得注意的现象。事实上晋剧流行的年代久远,基础深厚,有不少不整理、就将湮没不传的传统剧目,而在晋剧老艺人手中还有一些宝贵的老剧本,值得加以发掘,去芜存精,再在这基础上加以发展和提高。全国戏曲会演原含着友谊的竞赛,互补短长的意思,但不能生硬地搬过来,或是学一些皮毛——服装布景之类。显然地,越剧的某些外在的东西吸引了晋剧演员和导演。例如“相思树”里用了不少钱置布景,反而限制了演员的舞蹈、身段和动作,也采用了越剧化的许多手法。导演设计丢掉了传统剧目优秀的简洁手法,把不必要的第一场戏“洞房”演了一小时以上,而末场宋王“玩火自焚”又非常概念化。“张生和莺莺”中饰莺莺的演员的一件戏装就花了一百八十万,相当于她二十多日的收入,也显得浪费。
由青年演员会演中,看出晋剧的青年一代演员是很有才能的,很愿意钻研的,但是从他们的表演中还存在着浓厚的师傅作派来,缺少创造,例如演
“捉放曹”中的陈宫的就充满了丁果仙的味道,演
“赠剑”中的百花公主的有冀美莲的痕迹。“挑对象”是一个配合婚姻法宣传的剧本。地方戏剧演员演新人物能如晋剧“挑对象”中的主要演员演得那么妥贴,是很难得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概念化的剧本。晋剧演现代剧还在试验时期,目前是不能作为发展方向的。
目前晋剧应该先从早经千锤百炼了的传统剧目中选择修改,定出一些保留节目来。在继承遗产中再有所甄别和创造。
无论是晋剧演员或是音乐工作者,都从会演中认识到某些剧种音乐的谐调和优美。晋剧的梆子和大锣都够响的,以致有些观众看晋剧不愿买前几排的票。这次他们看到沪剧、江淮剧及东北评剧,因为新音乐工作者的协助,在音乐上也有了很大改进。晋剧音乐工作者白晋山说,今后晋剧音乐也要力求改革。
在今年度初步整编地方剧团为国营剧团时,新文艺工作者——包括新音乐工作者,将参加到国营剧团中去,晋剧也不例外。晋剧演员们都表示欢迎这种团结合作。这对于戏曲艺术的发展是有很大意义
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