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废水利用兴农利民潍城区“望天田”变成水浇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7
第2版(经济)
专栏:

  废水利用兴农利民
潍城区“望天田”变成水浇田
本报讯“大旱之年夺得大丰收,多亏政府给咱修了废水利用工程。”在山东省潍坊市近郊,记者看到从市区流出的废水经过一个个净化池,顺着整齐的石渠输入地头的蓄水池,灌溉着成片成片干渴的农田,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潍城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区,辖10个乡镇,近30万亩土地。由于地处贫水区,加之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5000眼机井有一半抽不出水来。为此,区委、区政府便把目光投向了城市废水资源。
据测算,潍坊市内每年排出的生产、生活废水总量达4000万立方米,其中半数以上可以净化利用。区里在环保部门的协助下,从1990年起利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兴建废水处理和引水工程。近三年来,区乡两级投资3000多万元,共兴建输水渠2万多米,扬水站12座,大蓄水池42个,使利用废水的灌溉面积发展到5个乡镇6万多亩,占全区水浇面积的1/3。同时,还使80%的城市废水得以净化,减少了郊区的环境污染。
常言道:收与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如今,潍城区6万亩“望天田”变成了水浇田,平均亩增粮食100多公斤,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增收400多万元。于河镇杨家庄村过去长年缺水,曾连续十年吃返销粮。自从建成废水利用工程后,粮食亩产高达800多公斤,做到了自给有余。面对此情此景,村民们交口称赞道:“政府为咱农民办了件大好事,把‘祸水’变成了‘福水’!”(贾建舟徐文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