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侃侃打电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1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侃侃打电话
龙岩
我们这个世界如今越变越小。日新月异的交通和通讯技术把远隔千山万水的人们联系得更加紧密,人们的交往也愈加频繁。这就有一个如何更好地了解人家的问题。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点和习性,就说打电话这件顶平常不过的事吧,一开头双方应答的那几句话也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状态和各自对文明与礼貌的理解,有共性也有个性,探究一番颇有意思。
试以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私人通话为例。
在俄罗斯,电话铃一响,主人拿起听筒说:“哈罗,正在听您说话。”打电话的一方马上应答道:“安德烈来打搅您了。”
在美国,接电话者不仅要先喊一声“哈罗”,还要报告自己的姓,拿起听筒就说:“哈罗,(我是)约翰逊。”对方也是这个格式:“哈罗,我是欧文。”打电话的一方也可以掌握主动,听得对方已拿起听筒便说:“哈罗,我是欧文。可以跟约翰逊先生说话吗?”
日本的礼节之多世界闻名,因此打电话亦具日本特色。比如田中太太接了找田中的电话,在她去找田中先生来听电话时,不管她认识不认识对方,必得客气地加上一句:“总是受您关照。”政府机关和公司在接到电话时则往往要主动首先报告自己机关的名称,但不报个人姓名,这也许是为了突出团体意识吧。
以精细著称的德国人把这几句应答设计到不能再省略的地步,欧美通行的“哈罗”也节省掉了。受话者拿起听筒劈头就自报家门:“(我是)施密特。”如果是某公司,那么受话者立即射出一串均匀的连珠炮:“西门子公司新闻和公共关系工作部,(我叫)施密特。”这又跟上述几个国家有了差异:不仅报机关名称,也要报个人姓名,大概是为了强调个人责任感。打电话的一方这时要说的是:“在这里说话的是弗兰克。早上好!”对方这才开始问候:“早上好!弗兰克先生。”——格式整齐规范,如同巴赫的音乐。
品味个中奥妙,真是各有千秋。“哈罗”是个妙不可言的语气词,给下面的对话创造了一种心领神会的轻松活泼的气氛,而且给人一点小小的缓冲余地。对我们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来说,这时正好可以在大脑中构造下一个句子。不说“哈罗”的德国人最直截了当,不容你多思索,第一句话就把“我是谁”这个最主要的信息通给你,再等着你来通报身份,然后再问候不迟。一来一去,跟打乒乓球似的,干脆利落。一句废话也没有。如果你一旦拨错了号码,你一听对方说话马上就意识到错了,说上一句“对不起,我拨错号了。”那个自我介绍也就可以省去了,双方顶多费时五秒钟。我揣测这种简捷明快的模式恐怕也是工业社会的节奏逼出来的,工作繁忙,时间紧张,打电话不能绕圈子。对公司来说,扩大影响、加强与顾客的联系本来就是生存之道,当然在自报家门上就更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
这也就不由得想起国内有关的习惯来了。个别的时候,打电话的人劈头就先“审”起对方来了:“你是哪里?”这边一听“来者不善”,“警惕性”甚高,立即反攻:“你要哪里?”那壁厢坚不吐实,反而穷追不舍:“你是哪里?”这边“戒心”愈加高涨,答曰:“你究竟要哪里?”这一通猫鼠游戏除了浪费时间之外,什么信息也没交流起来。我很疑心这是多年某种封闭的环境遗留下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近年来,发觉国内拿起听筒就自报家门,就给你一声问候的多起来了,大概这也是开放程度更高的结果。现代化建设要争时间,容不得拖沓、等待、慢慢来。因此,打电话还是直截了当、痛痛快快的好,犯不上在开头几句应答上罗嗦不休。十几亿人口都省出几秒钟,也节省下不少电话费和精力,而且还使线路更加畅通。何乐而不为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