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历史昭示我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2
第8版(副刊)
专栏:

  历史昭示我们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余倩
反映重大革命历史的影片,总难免不让人感到一些遗憾。《重庆谈判》在银幕的艺术表现,却能突破一些限制而比较从容,银幕形象便有相当的概括历史的深度。
这部影片在表现和谈的时候,对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与此相关的环绕谈判人物的具体环境气氛,作了多方面的艺术概括和具体描写。战后人心思安,争取和平、民主的历史潮流得到鲜明的体现,而和平谈判的艺术表现,也便浓缩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内容。
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等国共双方领袖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一定的艺术虚构,但没有违反基本的史实和历史的可能,却揭示了性格的内涵而让形象有了生气。毛泽东在和谈期间拜访了有代表性的各方人士;还特别登门造访了陈立夫,以致蒋介石感到“毛泽东的统战”统到他的“宅院”而惶恐不安。这可见人民领袖的气度和善于斗争并以斗争求团结的智慧和策略。那个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中央日报》的女记者,也是一种历史潮流的艺术表现。
如果对主要人物的心理和环境相联系的描写更深入,对周恩来等其他领袖人物和知识文化界的代表人物的描写,能有较为有力的笔触,这部影片便有可能让人感到更理想。
《重庆谈判》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集中了人民的愿望,为历史写下的辉煌的篇章。人们在感受银幕表现的革命伟人顺应历史潮流,为我国进入“和平、民主、团结”的新社会而斗争的丰功伟绩和人格力量的时候,也会思考历史留下的遗憾,从历史的昭示获得一种促进现实的改革而完成伟人们未竟事业的精神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