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成功结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2
第8版(副刊)
专栏:

  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成功结合
“中央重大题材小组”组长 丁峤
重庆谈判过去48年了,今天我们的艺术家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唯物主义历史观重现这段历史。它表现出艺术家政治上的敏锐、艺术上的才华和电影语言上的功力。
影片的成功在于真实地再现了历史,解决好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难题。革命历史题材的生命就在于真实。影片忠实于历史事件,又不拘泥于历史。抗战胜利,重庆举行盛大游行和延安的火把庆祝,这些场面都是真实的。蒋介石调动军队抢占地盘,密发剿共手册,一面却又公开邀请毛泽东来和谈。我党在这场斗争中有理有利有节,最后刘邓在上党战役中取得胜利,才有了双十协定两支笔的签字,这些都有真实的历史依据。这里也有张开想象翅膀的细节虚构,如胡慧中演的中央社记者这个角色就是虚构的,但它有合理的基础,她是受过进步思想影响的西南联大学生。
我们过去常听说写活正面人物很难。《重庆谈判》在这方面也有突破,影片中很多细节很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丰富的人格魅力。古月、孙飞虎二人的表演很成功。胡慧中的表演朴实无华,一个港台演员能和其他人物的表演那么和谐地融在一起,真不容易。
 影片的成功,还在于李、肖二位导演的配合默契,一个是大写意的豪放,一个是细腻的工笔,相得益彰。李、肖二人从《佩剑将军》起一直致力于拍摄革命历史题材,他们的执著让我肃然起敬。希望大家看到艺术家的这种赤诚,希望社会各界对正面临困境的中国电影多一点理解和支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