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民族需要英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2
第8版(副刊)
专栏:舞台与屏幕

  民族需要英雄
电影评论家 黄式宪
李前宽、肖桂云他们真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在写中国的史诗。他们的作品带有一种系列性,我可以把她读解为共和国历史系列,他们被称为三部曲的作品是《开国大典》、《决战之后》和《重庆谈判》。这样一个带有“共和国情结”的系列使得他们能够忘我地投入,将史的叙述和诗的抒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新的世纪来临时,这一代跨世纪的艺术家写下了历史的永恒。写下了毛泽东,就是写下了人民的历史,不仅塑造了一个伟大而富魅力的人,也写下了他所代表的人民。影片对于《沁园春·雪》的解释,是毛泽东在为人民呐喊。这是影片厚重的历史感,把对史的尊重与诗的升华结合起来,这是史诗独特的品格。毛泽东、蒋介石两个人物的交锋代表了两种势力、两种力量较量的张力,在去不去重庆问题上代表了政治家的胆识,在让不让上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英雄,这个民族在精神上是卑下的。我觉得两位导演就是一直在塑造人民的英雄,两位导演抓住了人民的英雄,这一点估计再过一段时间,人们会更好地认识这件事情,艺术的目的从来不是为自身。那么潇洒,那么大度来塑造历史上的人物,这正是应该令人尊敬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