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抓住历史机遇振兴侨乡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1
第5版(理论)
专栏: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改革开放研究征文·

  抓住历史机遇振兴侨乡经济
古日新
当前,江门市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势头迅猛。1992年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均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步增长40%多,工农业总产值达319亿元,比上年净增82亿元。实践表明,只有强化机遇意识,坚持发挥侨乡优势,定准目标抓实干,才能开创侨乡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迎面而来的发展机遇视而不见,或反应迟钝,就会痛失良机,贻误发展。而解放思想,增强机遇意识,是抓住机遇的前提。因此,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后,我们就把解放思想、“换脑筋”摆在工作首位。首先,以先进典型为镜子促思想解放、“换脑筋”。去年初,先后两次组织市五套班子成员和各县(市)、区以及市直部委办的主要负责人到佛山、广州、深圳、珠海等先进市取经学习,用生动的事实教育启发大家。其次,以“三个有利于”的原则,纠正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清理过时的政策规定。第三,针对江门地区实际,就“发展速度”、“规模经济”、“机遇与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以统一对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各级干部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增强了,以大的胆识、大的气魄、大的思路抓经济发展的决心明确了,并确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全市经济建设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崭新局面。
抓住机遇,还要以科学的态度用好机遇。这就要科学地分析江门市的实际,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制定符合侨乡实际的加快发展战略。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所辖的三市两县两区总人口350多万,而生活在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乡亲达300万人,分布于世界9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乡亲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特有的优势。过去14年中,我们发动海外华侨和港澳台胞捐资共26亿港元兴办家乡的公益事业。去年,我们分析了国际大环境,发现大量的国际资金要寻求出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向外筹集资金、兴办实业的大好机遇。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众多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尤其是高起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项目。去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5%。其中,属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的占了九成多。今年1—4月份实际利用外资比去年同期增长321.91%。此外,在产品出口、发展对外贸易、招聘海外人才、了解经济科技信息等方面,我们都十分重视发挥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的桥梁作用,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优势是相对的。辩证法是无情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优势也会转化为劣势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对待优势的问题上,始终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在充分重视发挥原有优势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成可以安枕无忧的“席梦思”。强烈的危机感,促使我们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去努力创造新优势,扎扎实实地搞好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从而扩大自身优势的内涵,使其以更深厚的力量辐射社会。
一是抓好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如血脉,能源如心脏,通讯如神经,都是投资环境硬件中的硬件。从去年开始,我们按照“三年大变、五年适应、十年超前”的要求,计划投资数十亿元,重点抓好路、港、机场和通讯设施建设。
二是推进科技进步。要两头并举:一头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另一头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老企业,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重视文化教育和人才开发。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教育是根本。一方面,我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职业中专教育、大学教育及成人教育,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向海内外敞开大门,招贤纳士,广揽人才,尽快从根本上改变人才不足、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
四是搞好城市规划和中心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江门五邑侨乡城市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我们按照“宝塔型”的构思,及早做好城市发展的布局规划,要求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达到三个适应: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相适应;与实现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建设富裕文明侨乡的战略目标相适应。
五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改善投资环境中软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全市城乡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加强党纪、政纪教育,搞好廉政建设。在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同时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和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作者为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