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说说俺连的共产党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来信

  说说俺连的共产党员
编辑同志:
我是今年4月从另外一个连队调到炮一连任指导员的。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我时常被连队党员们的先锋模范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觉得他们太可爱、可敬、可赞了。
先说说俺连事业心特别强的连长刘澄寅吧:
他当连长4年来,先后得了3种病,光胆结石就有1.3厘米。甭说整天忙得脚后跟够着后脑勺,有时干坐着喝茶水都疼得满头冒汗。为了治病,他没攒下几个钱。这些不说,家庭困难还成堆。他的妻子在苏州市一家商店“站柜台”,生孩子的时候,她没吃上几顿好饭,落下一身病。这些年,她觉得实在撑不住劲了,就铁了劝夫转业的心,只要来信,就有“转业”两个字;只要来队,就流“劝转泪”。刘澄寅对妻子总是一句话:“让我干什么都行,叫我伸手要官,张口提转业,要了命也干不出来。”去年4月份,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来队探亲,上路就对孩子说:“见了爸爸不要叫,他抱你你就哭。”到了连队,孩子果然照妈妈说的做了。那些日子,把刘澄寅折腾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久,妻子又患急性胆囊炎住进了当地医院。营长、教导员听说后去看她,她又请求领导早些让丈夫转业。这一弄,把刘澄寅惹火了,他没鼻子带脸地狠呲了妻子一顿。气得妻子拔下吊针领着孩子上了车站。一别半年没来一封信。刘澄寅急得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妻子身边。可当时,原指导员长期病休,副连长又缺位,用战士的话说,他“包起头来当娘,戴上帽子当爹”。如果一走,连队的工作弄不好就得停摆。他咬碎牙齿往肚里吞,工作一点没耽误。直到年终把几项收尾工作料理得熨熨贴贴,才向上级打了休假报告。他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五次被上级评为优秀指挥员和“四会”教练员。
再说说俺连对战士特别亲的副连长刘以胜:
一天,我在副连长刘以胜那里看到一封感谢信,落款是“一位战士的母亲”,我好奇地询问了事情的原由。原来,还是在他当排长的时候,得知新战士戴建亮父亲早年过世,两个姐姐都已出嫁,年过六旬的老母亲为了给儿子攒钱盖房子娶媳妇,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因此,刘以胜提干后的第一次休假,不是回安徽老家探望老父老母,而是半路改道去河南夏邑看望小戴的母亲。老人过的日子谁见了谁伤心。三间破草房黑得像窑炉,满屋里除了一张用铁丝绑住腿的八仙桌外,就剩下一铺炕。小戴的母亲还患有老年哮喘病。看到这些,刘以胜二话没说,决定住下来,好好伺候几天老人。当天晚上,他到村长家,请求帮助小戴家整修房屋庭院。村长被他感动了,第二天就领着人马来了,修门的修门,垒墙的垒墙,刷屋的刷屋,把个破家料治得停停当当。接着,刘以胜又借来自行车带着老人四处求医寻药,把随身带的100多块钱花得只剩下回家的路费。一个星期后,刘以胜要走了,老人哭得像个孩子。乡亲们听说他要走,有的送花生,有的送鸡蛋,那个场面比电影上看到的还感人。刘以胜休假归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这码事儿,连戴建亮都不知道。可时间不长,小戴的母亲背着半只羊,怀里揣着托人写的感谢信来到连队。她进门没打听自己的儿子,先找儿子的排长。原来,老人为了上路,把家里仅有的一只羊宰了,卖了一半打车票,留下这一半用来感谢刘以胜。就在老人来队的那天,戴建亮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里面写道:“这辈子俺没别的想法,就想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像排长那样叫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前年初,小戴实现了这一愿望,一年后被团里评为优秀党员。
最后说说俺连干工作特别能拚的党员们:
我在炮二连当副连长的时候,就听说过炮一连的党员有个口号,叫“越是艰险越向前”。记得前年夏天,我们全营奉命援建烟台市自来水管道改道工程。个个连队比着干,开始觉不出什么,可到了第二天,炮一连就遥遥领先了。最后,他们以高效质优的成绩赢得了军地双方领导的高度赞扬。我到炮一连后曾提起这码事儿,老战士王建顺说:“咱连的党员个个都是一杆旗,插到哪里哪里红。每次执行艰巨的任务,只要有党员在场,保准干得漂漂亮亮。”他向我讲起那次施工中党员们的模范作用。当时,连队被分在半山腰上,石头硬得下镐见火星,震得胳膊都发麻。老指导员张建武根据这种情况,建议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他自荐任组长。当时连队只有10名党员。攻坚小组一成立,这些同志立即脱掉上衣,哪个地方石头多,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放炮和排哑炮都很危险,全由攻坚小组的同志负责。中午,战士们躺在山坡上休息了,党员们不休息,下午需要的炮眼,全是他们中午打成的。战士党员张伟生一人放炮27枚,是攻坚小组里放炮最多的。
俺连有这样的记载:1988年以来,连队共有42名党员,其中26人荣立过三等功,14人先后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6人被各级评为优秀指挥员或“四会”教练员,21人被团以上单位评为训练尖子。
烟台警备区某团炮一连指导员辛俊(朱爱农姜福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