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乐为特区架“天桥”——记空军某工程兵三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12-2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乐为特区架“天桥”
——记空军某工程兵三大队
新华社记者孙茂庆
烈日下,飞沙中,珠海机场轰隆隆。战炎热,斗台风,官兵浸泡汗水中,移山填海架“天桥”,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首打油诗道出了空军某工程兵三大队官兵支援特区建设的豪情壮志。
去年底,这个大队参与修建的惠阳机场刚刚竣工,就奉命转战到珠海机场工地。一踏进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官兵们便以特区人“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生命”的精神为榜样,从开工那天起,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即使在万家团圆的春节期间,他们仍战斗在工地上。珠海机场是我国第一座海岛机场,由于该机场地基软,含水量大,道面底层淤泥达30米左右。官兵们与工程技术人员奋力攻关,大胆采用梅花型沙井、沙桩新工艺,并调动了国内夯击能量最大的机械设备,进行软基础加固处理,并获得成功。
然而,这一张张优秀答卷里包含着革命军人多少光荣的奉献啊!在工地的官兵中,有15人家中来电未能回家;有5名同志推迟了婚期;有16名同志一直带病坚持工作。几乎没有探亲休假人员。人称“黑铁蛋”的装载机操作手段思涛,平均每天装卸500多立方米石渣。盛夏季节,驾驶室内50多摄氏度的高温使他的臀部严重溃烂,汗水和臀部溃烂的脓水与裤子一起粘在座垫上,每次起坐都疼得如针刺一样。然而,他每天早晨5点多钟起床,除吃饭外,从没有离开过心爱的驾驶室。有位年过四十的志愿兵,他叫李绍勋,已在军营默默奉献了20个春秋。他总是以崇高的责任感和精湛技艺,保证全大队的机械装备24小时连轴转。一年来,他加班1000多小时,全大队上百台机械装备,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也无论是新购置的,还是老旧的,大修小修从不外送,仅此一项,为大队节省经费开支35万余元。由于他身怀绝技,有几位地方老板以每月几千元的高薪聘请他,他总是那句话,“我是一个兵,金钱不动心,军营做奉献”。
那是今年9月25日,一场12级台风,席卷了官兵们用树皮搭成的工棚,两米多高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地扑向军营,扑向工地,大队长吴和盛带领官兵们冒着特大暴风雨,奋力抢救机械装备。天黑了,当他的儿子死死抱住他的双腿哭着问:“爸爸,我们的房子吹跑了,晚上睡在哪里?”这位性格刚烈,一年难得与妻儿团聚的工程兵,一边流着心酸的泪,一边风趣的对孩子说:“爸爸带你上山数星星”。转眼间又与官兵们搏击在暴风雨中。真可谓几多风雨,几多情。第二天清晨,台风过后,风浪平息了,机场工地便像往常一样一片沸腾。
 路在他们的脚下延伸。近年来,这个大队迎着改革的大潮,奔赴珠海、深圳等地承担了经济开发区的公路、住宅和市政建设,参加3个大型机场的翻建、新建任务。眼下,珠海机场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官兵们正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奋战在长长的通天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