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好儿女志在四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1版(要闻)
专栏:短评

  好儿女志在四方
90年代的大学生应当有什么样的志向?
跨世纪的青年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理想?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应届毕业生冯敏做出了深思熟虑的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决心——“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一篇冯敏答问录,就是一曲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之歌、志气之歌。冯敏的回答,有激情,有朝气,无造作,很实在,颇能给人鼓舞,给人启示。
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富于朝气、富于理想,是振兴中华的宝贵的生力军,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奔赴基层、奔赴边疆、奔赴最艰苦的地方,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青春乐章。
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项跨世纪的工程,伟大而艰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沿海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大、中城市,需要人才;许多偏远、贫困、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去开发、去建设。青年人只有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冯敏这一代青年人的选择,是继承和发扬过去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优良传统,甘为祖国献青春。越来越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决心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展现了当代青年可贵的精神风貌。
在人生转折的重要时刻迈出正确的一步,不容易;摆脱种种不正确观念的羁绊做出正确的抉择,更不容易。为了帮助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好自己的志愿,为了帮助更多青年朋友正确塑造人生理想,一些高等院校正在展开热烈的讨论,我们祝愿这种讨论取得丰硕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