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扶贫,向何处去?——西海固十年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2版(经济)
专栏:

  扶贫,向何处去
——西海固十年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新华社记者王漫沧通讯员白冰
被称为“中国贫困之冠”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国家在过去10年重点扶贫之后,决定从今年起再进行为期10年的第二轮扶贫。这是我国扶持时间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扶贫项目之一。
十年扶贫,现状如何?
西海固地区过去70%的农户不得温饱,现在80%以上的农户不愁吃穿。但是,这里依然很穷:人均有粮231公斤,人均收入364元。有约1/3的农户不能稳定解决温饱,遇到灾年又会返贫。
西海固之所以苦甲天下,客观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不好。10年来这里为改善生态环境做了艰苦的努力,局部地区取得了效果。但是,大部分地方收效甚微,很多地方已经到了无荒可开,无林草可毁的地步。
小农经济仍然在这里占主导地位。农民中的大多数全靠“土里刨食”,收入靠出售为数不多的油料、豌豆、扁豆、土豆等。
乡镇企业步履维艰。从统计看,这一地区乡镇企业产值10年间增长了17.2倍。但是绝对数仅3亿多元,这对一个200万人口的地区来说是太少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凤毛麟角。这几年利用“三西”专项资金和银行贷款办了一些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十个有九个亏损严重,不少企业不仅不能创收,反而成了地方财政的大包袱。
地方经济尚无“造血功能”,固原地区6县截至1992年底累计财政赤字已达5000万元。有的县把专项扶贫资金都垫付了工资。这些县,一旦国家援助停止,马上就揭不开锅了。
依赖思想根深蒂固,已成为经济开发的一大障碍。国家对西海固地区的扶持从50年代起就没有停止过。但许多人认为吃国家是应该的,“命苦就要靠政府”。记者到固原县彭堡村采访,这个村前几年国家帮助打了24眼机井,发展水浇地3000亩,现在12眼机井坏了,一半水浇地又变成了旱地。
变“输血”为“造血”
西海固10年扶贫,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是,不能再走“缺粮给救济,缺钱给补贴”的老路,必须变“输血”为“造血”。
首先是继续下大力气改善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下面的干部和群众都反映:“三西”十年建设,最大的成就是农田基本建设。西吉县黄家二岔曾是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小流域,在北京林业大学专家们的帮助下,他们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和修筑坡梯田的措施,使林草覆盖面积由治理前的1.7%提高到61.4%,林草增加了,畜牧业发展了,多种经营发展了,农业总收入增加了22.3倍,人均收入达到874元。
其次是抓工业扶贫。没有工业的发展,仅仅靠农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目前西海固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部工业产值只占自治区工业产值的6%左右,而人口却占2/5。西海固8县中,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的只有一个县。从当地资源看,农副产品中的豌豆、扁豆、莜麦、荞麦、亚麻、油脂加工,畜产品加工,野生资源中的蕨菜、发菜、沙棘、甘草加工,建材行业的水泥、陶土加工等,都具有广阔的前景。
搞工业扶贫一定要从当地资源出发,宁可少些、慢些,但一定要办一个成一个。对过去效益不好的亏损企业应进行清查,或拍卖,或租赁,政府再不要继续背包袱。
尽快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民走市场经济之路。现在,西海固地区农村集贸市场发展很快,稍大点的乡镇都有了集市。在这个基础上,政府利用扶贫资金建立农副产品收购基金,扶持运销大户,可以形成土特产大型批发市场,搞活一方经济。
扶贫投资体制亟需改革
国家每年给西海固地区的专项扶贫资金达3000多万元,这笔钱过去由自治区有关部门按项目管理,投资分配一直存在着两次平均的问题。第一次是县际、乡际的平均分配。第二次是行业照顾。资金使用分散,就很难办成大事。
过去虽然实行了项目管理,但在许多情况下,立项是为了争投资,立项审批并不能保证投资的使用方向。有些县把几百万元扶贫资金用于给干部发工资和机关的正常运转,而主管部门并无约束办法。
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如何改革?
一、重新明确投资方向,集中财力办大事。逐渐形成谁花钱,谁作主,谁交帐的新机制。贫困地区工作的中心就是搞扶贫经济开发。
二、以扶贫投资为启动资金,增强地方财力。县财政可以利用专项扶贫基金,通过扩大有偿资金的比例,提取资金占用费等办法,逐步壮大地方财力,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移到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轨道。
三、大胆向私人企业投资,扶持私营经济。西海固地区的贷款和投资,大部分沉淀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之中收不回来。而个体商店、个体商贩却很兴旺。目前,有关部门正准备把包括供销社在内的部分亏损国有、集体企业拍卖,租赁给私人,国家只管收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