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深化改革系列述评之六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风雨兼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1版(要闻)
专栏:

  深化改革系列述评之六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风雨兼程
本报记者王彦田
为企业深化改革创造宽松的外部条件,是加快企业改革的重要保障。企业深化改革最需要的配套改革之一就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企业裁减富余人员,亏损、破产,减轻企业负担,需要社会保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没有社会保险保障,也难以顺利进行
企业深化改革,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重要内容,而三项制度改革中,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实施,是要保险制度改革来作保障的。比如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优化劳动组合,必将产生下岗和富余人员,这部分人能否离开企业,关键在于有无社会保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那些亏损严重、浪费严重、无发展前途的企业,能否破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看社会保险能否承担待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一些老企业,退休职工多,有的甚至占到1/3或1/2。企业要减轻这部分负担,也要靠保险制度改革。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就业机制的形成,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做后盾,也将难以完成。
近年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已有长足的发展,但还是初步的,要保障和促进企业深化改革,还需更上一个台阶。
现在职工待业保险的保险面还较小,还只限于破产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简的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和企业辞退的违纪职工。1992年,享受到待业保险的职工有30万人。许多地区的养老保险还不能保障退休职工的生活费用稳定增长,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保险还有较大差别。
同待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改革相比,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改革步子更慢些,其难度也较待业和养老保险改革大得多。
加快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需要理顺管理关系。你想管,我也插手,扯
皮难免。不论谁管,关键是能发展这项事业。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理顺
管理关系至关重要
浙江萧山市社会保险部门的同志曾向记者反映,该市的退休保险管理,由工会系统、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分头管理集中到劳动部门管理后,工作关系理顺了,保险改革走在了全省的前面。
社会保险为什么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呢?除了国家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外,利益驱动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全国每年待业保险费用为26亿元,而养老保险一年收缴的保险基金达300多亿元,每年支出后都有节余。
因管理不顺而影响改革进展,工伤和医疗保险改革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一些。这项改革涉及的部门多,头绪繁杂。时至今日,尚无一个完整的方案出台。
记者曾走访过劳动部社会保险福利司负责人。他们的观点是:这项工作的社会责任重大,不论谁管,关键是能使这项事业加快发展。
企业效益有差异,参加统筹的积极性也不同。搞统筹不是吃“大锅饭”。
坚持扩大保险覆盖面和费用社会统筹,保险才能真正保险
一支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社会保险也是此理。加快社会保险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坚持提高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
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实行,区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是参照执行,而大多数区县以下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还没有养老保险办法。
这些差别影响到劳动力在企业间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制度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用工形式并存的需要,就必须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50多万户企业8500多万职工和1700多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有11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退休费用的省级统筹。而全国2/3的地区还停留在县市级统筹。工伤医疗保险的部分费用统筹,还只限于少数县市。
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好处显而易见。1990年,江苏洪涝成灾时,28个县市的养老金收缴率由98%降到60%,由于有省级统筹,很快从各级社保机构调剂了1亿多元,保证了20多万职工退休费的发放。
扩大统筹面的一个难题,是企业效益有差异,参加的积极性也不同。效益好的企业,新建立的企业,认为自己可以解决职工的保险问题,参加保险费用统筹是作贡献,甚至认为搞统筹是吃“大锅饭”。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企业的效益也是会浮动的,特别是存在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因素。社会保险费用统筹是一种必要的“大锅饭”。我国过去的社会保险就是以企业为单位搞的,路越走越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统筹,能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险的功能。
“三方负担”,社会保险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的关键环节在政府
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由国家和企业包下来,到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的办法,是保险改革的一大突破。
我国实行三方负担的保险制度改革是从1986年对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开始的,现在已向参加保险的全部人员过渡。这项改革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应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社会保险的实质是分担劳动者保险,经费应该由各方负担;个人缴费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权利应尽的义务。
如果说,劳动用工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上的改革,那么,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则主要是靠政府宏观管理改革上有所突破。这是因为,社会保险是一项强制性的社会行为,保险费用的提取是按照一定比例从企业的收入中硬性提取的。目前社会保险工作中多头管理问题的理顺,需要政府协调和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社会保险改革力度,需要加快社会保险立法,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在风雨中前行,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人们期待着这项改革加速进展,因为它不仅是企业改革的保障,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