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产业化在召唤——写在“银河仿真—Ⅱ”计算机诞生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产业化在召唤
——写在“银河仿真—Ⅱ”计算机诞生之际
贾西平刘世恩
6月2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们显得无比兴奋,因为他们落笔签名的这份鉴定书,宣告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仿真计算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诞生了。
比鉴定结论更令总设计师金教授鼓舞的还有一连串新鲜事儿——这位在高科技前沿拚搏了几十年的银河人,如今把目光转向了市场——国内已有7家用户表示了购买意向,而第一台机器将于今年9月交付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使用。刚刚获悉“银河全数字仿真—Ⅱ”计算机研制成功消息的几家外国公司登门要求与该校合资生产。国内一家大公司和香港一家公司请求授予他们销售代理权。来华访问的外宾从展览会上了解到“银河仿真—Ⅱ”计算机后,立即表示要购买此机。
仿真计算机是用于连续动态系统(如火箭发射)仿真的一种专用机器。机器性能越好,结果越逼真。在运载火箭设计中,仿真机能通过数字仿真模拟出参数变更后可能导致的结果,设计者不需要根据实物实验就可以对方案反复进行改进,因而会大幅度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设计质量,节约研制经费。待火箭研制出来以后,还可用仿真机进行半实物仿真,进一步检验产品质量。我国“长二捆”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使用“银河仿真—Ⅰ”计算机进行了300次数字仿真和7次半实物仿真,确保了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今天仿真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发电、化工等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广阔的应用前景,预示着潜在的巨大市场。与国际最先进的仿真机相比,“银河仿真—Ⅱ”的性能价格比高出两倍多,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专家们一致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我国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力推广使用“银河全数字仿真—Ⅱ”计算机,并希望国防科技大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迅速形成我国自己的仿真机产业。
专家们的建议也是银河人的心声。在以往的岁月里,银河机的研制者们吃了不少苦头。他们含辛茹苦地跟踪世界水平,研制大型机、小型机,也研制微机,但大都是他们刚研制出一种型号,国外更新、更便宜的机器就冲进来了,处在小规模试制阶段的国产机一下子被冲垮。苦苦研究多年,到头来两手空空,辛勤劳动付东流。有的同志甚至抱恨终生。在崎岖小道上攀登的银河人,逐渐懂得了高科技领域致胜的奥秘:要敢为世界先。只有你拿得出最先进的东西,别人想冲也冲不垮,你才有机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占领市场。自1985年首台“银河仿真—Ⅰ”计算机问世以来,已售出了10台。机器优良的性能价格比使国内用户们尝到了甜头。航天部门使用“银河仿真—Ⅰ”进行火箭试验,屡创佳绩。1988年3月24日下午2时左右,开往上海的208次列车发生严重相撞事故,装载“银河仿真—Ⅰ”的第二节车厢被撞到本次列车的车头上,巨大的震动使机器在车厢里栽了一个筋头。当上海航天局的同志们把机器运回机房接通电源之后,机器竟安然无恙,试机一次成功。
10台批量在国内尖端科技产品中虽不算小,但与国外大公司相比还是相去甚远。34年来,银河人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子管专用计算机,第一批晶体管计算机,第一批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第一台亿次巨型机,第一台全数字仿真机,第一台10亿次巨型机,在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上尽领风骚,仅军委和国家级重大科研奖就荣获了79项!
“银河仿真—Ⅱ”计算机研制成功,为银河人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然而能否把握机遇则是一个新的考验。国防科工委把这次鉴定会当作动员会,勉励银河人加快产业化进程,把“银河仿真—Ⅱ”推向市场。国防科技大学继获得首批对外贸易权之后,又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改革技、工、贸体制,针对“银河仿真—Ⅱ”的销售代理、用户技术人员培训及建立销售奖励基金作出了具体规定,全面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
市场浪涛冲刷着银河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淡薄经营的观念。市场意识和产业化意识如同新鲜血液,正在注入他们的各项研究工作。
今天,银河人又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产业化,在向他们召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