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成果上百项论文五百余中国矿大博士科坛崭露头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成果上百项论文五百余
中国矿大博士科坛崭露头角
本报讯日前,中国矿业大学一批博士经过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讨论通过,获得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其中,7名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最小的年龄只有29岁。至此,该校已有70多名40岁以下的年轻教授和副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近几年来立足于国内,自己培养了134名博士生,大部分成为教学骨干和科研中坚力量,已经形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博士群体,他们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科坛上崭露头角。
“土博士”跨出国门,走向世界,为祖国争得荣誉。最近,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37岁教授谢和平博士,成功地开拓了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几何研究新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先后两次应邀到美、英两国作为客座教授进行讲学和科研活动。秦忠博士,采用大变形新理论,解决了壳体大变形有限转动的计算方法,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的研究基金。
在国内科坛上,脱颖而出、颇有建树的博士,更是不乏其人。安里千博士,从事光测力学自动化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并作为青年教师的楷模当选为党的十四大代表。赵跃民博士,承担国家教委高校博士生基金项目——《潮湿细粒煤炭干式筛分过程的物料透筛概率理论和堵孔机理研究》达到国际水平,获得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两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近年来,这个博士群体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上百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500多篇论文,大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仅赵大庆博士研究的仿油不燃液和废油再生技术,实现科技转让费超亿元。赵博士的这项科技成果已经走向了市场,它将导致以石油基为主的油料传动介质的根本变革,开创了废油再生的新时代。(吴培儒王继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