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文化建设因地制宜齐国故都增新魅力淄博临淄区保护开发齐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文化建设因地制宜齐国故都增新魅力
淄博临淄区保护开发齐文化
本报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在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齐国故都和齐文化发祥地的优势,发掘保护、研究开发并重,为临淄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魅力。
临淄作为齐国都城长达638年之久,《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长期的繁荣,使这片土地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名人遗踪。齐故城大城东北部,是春秋时期君王和大贵族的一处墓地。在5号墓地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多达600匹以上。大城西北部发掘出的排水道口建于2000多年前。齐故城内外庞大的“临淄墓群”中有姜太公衣冠冢、管仲墓、晏婴冢、三士冢等;有“孔子闻韶处”、“桓公台”;还有战国时期的大型车马坑。现在,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收藏临淄出土的如金银错嵌“战国牺尊”等重要文物几千件,其他齐国文物珍品200余件。
丰富的文物引起众多的研究者,他们成立了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先后发表36篇研究论文,并出版齐文化专著。
齐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带动了开发。1992年6月,在姜太公衣冠冢前修建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封神宫。为保护战国车马坑,区里投资305万元,征地15亩,正在建馆。临淄博物馆还投资75万元修建了“齐国秘史宫”,修造了一批人物雕塑和电控人物,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艺术手段,展示了齐国宫廷内部的13个秘闻故事,为了解研究齐文化编著了一本活教材。(蒋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