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文化消费与感官享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5版(文化专页)
专栏:文苑杂咀

  文化消费与感官享受
周庆
居家过日子,饭菜总想做得可口一点。闲适的时候,君子也会近庖厨,手捧《南北大菜谱》搞出几样名菜来,一家人品名茶、斟佳酿,细嚼东坡肉,安享鲈鱼美,不觉哼出几句唐诗宋词来。及至油腻多了,肠胃抗议,便来点五谷杂粮拌野菜。这是口舌的享受。这种享受坦然在不是花公家的钱胡吃海喝,而是自家把每一粒粮、每一株菜做精细。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投入的家庭角色和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魅力是很诱人的。
人的感官,都有生理上的需求。适应这种需求,便产生了种种娱乐,当娱乐不能自给自足时,便发展为一种消费,与社会生产挂钩,形成特定的文化心态。
比如耳朵,迷京戏、听通俗歌曲、喜欢交响乐,都需要听觉与心灵的和谐共振,思绪与感情的瞬间迸发。为了这种享受,家里要有半导体、收录机,追求仿真效果的,还要购置组合音响、激光唱盘。这些都是高新技术含量颇高的产品,要有不小的投入。好在人们大抵不批评这类爱好:高山流水觅知音,讲究耳朵享受的人高雅。倒是有人厌烦摇滚乐的嘈杂,听不惯有些歌手的嗲声嗲气,宁肯去听鸟儿的啁啾,溪水的淙鸣,草叶的低语。天籁有韵,不花一钱买,别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洒脱。
要说“奢侈”,大概就是眼睛的享受了。居室贴壁纸、喷涂料、挂字画壁毯,既不是用于触摸也不是供鼻子闻的,是为了通过视觉引起心理上的满足、愉悦与美感。衣柜里女主人的时装,令人眼花缭乱,也是穿给别人看的。至于裤腿由窄变宽、由宽变窄,衣襟由长变短、由短变长,则反映了眼睛消费的朝三暮四。近年来,人们争相在耳朵上、脖子上、手腕上、手指上戴珠宝首饰,更是把财富的炫耀与艺术美熔于一炉的杰作。许多事实证明,所谓时髦,往往是“视髦”;所谓时尚,往往是“视尚”。
眼睛的享受又有特殊性,是形象、色彩、文字的综合,许多情况下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活动,可以消除精神的疲劳与思想的饥渴。下班回到家里,把一天的辛劳、单调扔在脑后,看电视,放录像,情节还要紧张、新鲜、高雅。灯下做学问,神游八极,目光如炬,洞见底蕴,其乐也无穷。也有入睡不易者,养成读书阅报翻杂志的嗜好,虽用心不专,但眼光挑剔:错别字多了,说教味浓了,拼凑抄袭的痕迹明显了,都嚷嚷不舒服,让编辑、出版家们战战兢兢,生怕他们不愿再掏腰包。至于藏书、集邮、书法、丹青,这种种爱好,都说明眼睛的享受有时是奢侈与高雅并行。提倡此类消费会不会有倡奢之嫌?批评会不会有干涉之意?想来想去,这些属于业余文化消费,是公民提高自身素质的智力投资,于己于人于社会,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以中国人历来不把它看作奢侈,倒是多有敬慕之意。
让人生些疑虑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率先致富而小康的同胞,晚上常走出家庭,去歌舞厅、酒吧、卡拉OK包间一掷千金,口啜冷饮,耳听莺喉,目餐秀色,让口舌耳目来番充分享受。这般逍遥放松外加参与,如能培养出种种艺术情趣,同时兼可开展交际、获取信息,又何尝不是好事?只怕因此而沉湎于灯红酒绿,甚至把握不住走向放纵,使正常的交际变得拉拉扯扯,则于己于家于人于社会无所裨益。
不管怎么说,感官的享受——文化娱乐正日益从社会福利变成家庭消费,这种消费的增长,又使家庭的功能发生变革,使它从简单的衣食住所发展成充满文化氛围、文化情趣,甚至兼有自然风光的憩园,变成消弭文化污染的净化所,变成给人以精力、智慧、勇气以走向社会的加油站。珍重它的安宁、健康、雅趣,怕是每一个现代家庭成功的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