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美酒酿成新山歌海门山歌剧《青龙角》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3
第8版(副刊)
专栏:品艺录

  美酒酿成新山歌
海门山歌剧《青龙角》观后
易凯
衣有衣领,戏有戏核,新近赴京演出的江苏省海门县山歌剧《青龙角》,借“酒”比兴,酿出一曲土风清淳、情趣盎然的新山歌,活脱出一方“土地”活酒仙赵土根的七情六欲。其憨、其痴、其乐、其哀,就像当地土产颐生酒,苦中有甜,酸中带辣,三杯落肚暖烘烘。
盖房生娃,是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头等大事、重点工程。于是,当赵土根“小田鸡出翅飞上天”,当上乡村土地管理所所长之后,他那唯一的嗜好——酒癖,立时便成了众矢之的。当那些五光十色的颐生酒、菌陈酒、醉蟹酒、?翁酒被捆绑包扎成一束束“手榴弹”、“炸药包”之后,一向嗜酒如命的赵土根再也“抗”不住了,当众宣布“戒酒令”。谁知前门刚挂出“免战牌”,后门便打进了未来的儿女亲家翁。在夫人监督下,赵土根不得不端起酒杯,待亲家打出底牌,请求盖房多批地时,酒量深似海的土根不得不佯醉,出尽了洋相。《青龙角》一开幕,便将一方“土地”置于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及待夜道中伏、儿女婚变、夫妻反目、“桃色风波”,层层波澜山一般地向赵土根压来,使他“风风雨雨泥一身,甜酸苦辣味难分”。然而,这位“土地爷”却借酒设计,以酒对酒,以正压邪,宁愿碰破了杯子,也要让“真情撒得满桌香”,终于唤来亲人的理解和乡亲们的心悦诚服,圆满公正地解决了青龙角土地之争。
剧作以“酒”为剧情发展的贯穿线索,以“酒”为矛盾冲突的转换起合,以“酒”为主人公性格色彩的基调,以“酒”奠定了全剧轻喜剧的风格样式,真可谓“一石三鸟”,编得巧妙,写得精彩。剧作没有追求深奥的哲理和花哨的时髦语言,而是根据农民的喜爱和欣赏习惯,根据山歌剧民间艺术个性的特长,努力从生活沃土中汲取营养,从民间口语中捕捉闪光点,使全剧洋溢着一种朴实清新之美。
《青龙角》的舞台艺术也是值得称道的。导演采用一种开放式舞台结构,由男女两位歌手和4位群众演员跳进跳出,或交待剧情,或烘托环境,或入戏表演,或旁白议论,十分自由灵动,既能承上启下,又能画龙点睛,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佳境。音乐设计较好地保持了海门山歌“海潮音,浪花调”的特点,其中叠字板的创作更为突出。演员表演也是基本胜任的,但十分有光彩的尖子演员尚不多见。(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