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电视剧与文化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4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笔谈

  电视剧与文化市场
仲呈祥
电视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据统计,遍及全国城乡的各级电视台已达570多座,进入家庭的电视机也已广泛普及。这还不包括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纷纷办起了有线电视台。而电视剧作为整个电视节目的主干,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堪称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电视文化生产消费大国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鉴赏的艺术形式。又据调查,我国电视剧的年产量已达5000集,按平均每集耗资5万元计,则每年用于拍摄电视剧的资金总数达2.5亿元。这笔资金,除少部分由政府拨给专款(如中央电视台大约每年用于此项的资金约1700万元左右,省级电视台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资金约在10万至60万元之间)外,大部分均靠社会赞助解决。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电视剧的生产、运作机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进入音像市场销售供社会录像放映点、有线电视台或家庭使用的电视剧录像带;另一种是供国家各级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节目。这后一种,又主要靠三个“网络”进行交易:一是中央电视台与全国各电视剧制作单位之间的“网络”,由中央电视台向各制作单位征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屏幕向全国播放,付每集数千元到一万元左右的补贴费,这个“网络”的交易是全局性的、单向的、自愿的;二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台彼此之间的“网络”,由于这些电视台相似的地位和播出需要,彼此互相交换电视剧节目(主要以节目的时间长度相等为交换条件),这样,各台就能以自己制作的一部电视剧向二十多家兄弟台交换回二十多部电视剧,既解决了自身节目源不足的困难,又适应了与省会所在地的市级电视台竞争(主要是争夺观众)的需要,这个“网络”的交易是多向的、互补的、自发的;三是以计划单列市为主的市级台彼此之间的“网络”,其交易的目的与方式与省级台彼此间接“网络”大致相似,这个“网络”成员台最多,交易最自由,竞争力也较强。至于进口电视剧的交易,我国目前主要靠逢双年举办的“上海国际电视节”和逢单年举办的“四川国际电视节”上的交易会来进行的。
以上便是我国电视剧界目前面临的交易实情。毋庸讳言,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发展电视剧艺术生产力,这种现状是需要变革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又一次伟大革命”,不仅是经济领域里的深刻变革,将改变我国经济运作的基本方式,而且也将极大地震动文化艺术领域,使竞争机制引入艺术生产,给文化艺术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机遇,同时也必不可免地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不久前围绕着中央电视台破例高价购买由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制作的长篇室内剧《爱你没商量》这一事件引起的讨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认为,真正做到既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又遵循电视剧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专业化、基地化、电视化的生产方式),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提供给艺术生产发展的有利因素变革生产、运作机制,从而卓有成效地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是一件既艰难且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必须既大胆又谨慎。否则,稍有不慎,甚至一轰而起,就容易引起混乱,甚至妨碍电视剧艺术的健康发展。为了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我以为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首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具有先导作用。联系实际,我觉得首先应努力弄清这样一些问题:
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是否所有的电视剧都要进入文化市场?在国家各级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与进入音像市场销售的电视剧录像带在这个问题上有何异同?
2.目前我国现存的电视剧的三级“网络”交易是否叫文化市场?这种交易现状对于进一步发展艺术生产力有何利弊?应当如何改革?
3.电视剧进入文化市场后即带有商品性,但作为有独特影响力的精神产品,又必然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商品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4.为了“重视社会效益,鼓励创作内容健康向上,特别是讴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电视剧,应当在文化经济政策上实行哪些倾斜?
5.怎样认识进入文化市场的电视剧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产生矛盾的现象?那些投入大、周期长的电视剧力作(如《红楼梦》等)与那些投入少、周期短但娱乐性强的畅销电视剧作品是什么关系?
6.国家的各级电视剧制作机构,能否像一般文化娱乐场所那样,把走产业化的道路作为体制改革的方向?怎样进入这些生产部门的改革?
7.进入文化市场的电视剧,能否完全听任市场价值来导向创作?文化市场提供给这部分电视剧生产的有利因素是哪些?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又是哪些?应当怎样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不利因素?
8.为了繁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电视剧艺术,应当尽快建立这方面的哪些法规?
这些问题,都有极强的现实性。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真抓实干,一个一个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弄清,以推动电视剧的生产、运作机制的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