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用好机遇发展北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5
第5版(理论)
专栏:沿海·沿江·沿边地区·改革开放研究征文·

  用好机遇发展北海
王庆录周国丰
去年以来,北海市委认真学习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联系实际,回顾了1984年北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以来的历程;全面分析研究了北海周围的现状,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北海和全国一样,形势大好,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时机已经到来。
北海具有大发展的客观条件
北海地处北部湾中部,北靠南宁、大西南,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靠近越南,所谓“一城系四南”,区位价值很高。北海的自然资源丰富,如海湾众多,而且多是水深浪平,水域宽广,海岸上的陆地又平坦,具有良好的建港条件;又如旅游资源十分引人注目,市区南边的“银滩”,绵延十余公里,沙质洁白,水质透明良好,素有“中国第一滩”之称,加上北海气候温和,可供游浴的季节长,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难得的海滨旅游资源。但由于过去受交通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这些潜在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北海至南宁修建了二级公路,建成了机场,扩建港口码头,增开了海上航线,而且连结南宁和大西南的钦北铁路(北海至钦州,接南防铁路),南昆铁路(南宁至昆明)均已动工,分别将于1994年和1996年建成,一个联系“四南”和内陆腹地、东南亚各国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展现在眼前,充分利用北海潜在的优势建设大西南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时机已经成熟。可见,建设四通八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必将使北海潜在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大西南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北海作为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窗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大西南已逐步从封闭式的经济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寻求一个大的发展。目前,大西南各省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主要是通过黔桂铁路和黎湛铁路,由湛江港出口,但这两条铁路的运力已经饱和,并且比通过北海港进出口远600多公里。因此大西南各省已把北海看作他们走向世界的理想通道,纷纷涌向北海投资,这是北海能引进大西南资金,借力大发展的最好机会。
北部湾海洋资源的开发急待加速北海的发展。北部湾是我国优良的渔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正在勘探开发,急需把北海建成为这一地带具有影响的港航业中心,作为我国开发北部湾海洋资源的地区。
日益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东南亚各国,期望北海能成为他们联结我国大西南的枢纽。北海是东南亚各国联系我国最方便的港口,随着越南的经济改革走向深入,缅甸、老挝等国的日益开放,他们迫切要求与中国进行贸易,并把北海作为他们联络中国大西南的桥梁,要求在北海建立商贸网点。这促使我们加快北海发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用好机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给北海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然而北海能否迅速发展起来,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举措来用好机遇。为此,北海市委和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及时地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改革措施,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经济。
首先,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向干部群众反复宣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精神,宣传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宣传发展北海的大好机遇,动员干部群众敢于改革、敢于开放、敢于走出新路。
其次,制定一系列政策,吸引内外客商参与北海的开发建设。面对发展良机,眼下资金严重不足,出路主要是内引外联。据此,市委市政府借鉴特区的经验,果断地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如适当降低地价、简化投资手续、减免税照顾、贸易往来自由、放宽出入境限制等等,从而使八方投资者云集北海,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都来北海投资开发。仅1992年全市就增加了内联项目1062个,注册资金达57.8亿元,等于1989年的北海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00倍,外商投资项目246个,比1991年增加9倍,合同投资额8.6亿元,其中外资额5.66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28倍和45倍。
再次,以组团协作大规模开发为突破口,带动全市开发建设。这种组团协作大规模开发,是在全市的统一规划下,每个开发区组成一个小政府,也是一个特区和试验区,是一个全方位的内引外联招商中心,自主投资、自主经营。我们称这种组团协作大规模开发为“引鸟筑巢”。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能较好地发挥外商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积极性,有利于借助大集团的雄厚实力,提高发展规模,加快发展速度。
为促进北海的投资开发,我们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引进投资、“引鸟筑巢”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开工的重点项目达140个,仅1992年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目前,已开通了至越南海口的货运航线,至北京、成都、贵阳的空中航线,增加了程控电话和无线寻呼、移动电话,22万伏输变电工程及部分供水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开发区的市政大道已部分通车,北海艮滩旅游区第一期工程亦已完工投入使用。1992年北海市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已列为全国40优之一,名列第12位,为北海的大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由于实施的措施及时有力,北海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99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农业总产值达19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乡镇企业总收入达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全市财政收入达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1.7%,银行各项存款在我市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存大于贷。现在全市各行各业都掀起了大改革、大开放的浪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泽民同志1991年11月视察北海时指出:“后起之秀,前途无量”。他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任重道远。我们已提出了建设“大北海”的宏伟规划设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到2000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必将能够把北海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同时又是一个富饶、文明、美丽的典型海滨城。(作者分别为中共北海市委书记、副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