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泸溪的明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3-06-25
第8版(副刊)
专栏:中国匹克杯精短散文征文

  泸溪的明天
尹汉胤
湖南泸溪县城介于辰州与浦市两地中间,上距浦市30公里,下达辰州也恰好30公里。四面是山,对河的高山逼近河边,壁立拔峰,河水在山峡中流去。县城位置在洞河与沅水汇流处……
这段文字是沈从文先生写于1934年的散文《老伴》中对泸溪的记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湘西小城泸溪饱经风雨,历尽沧桑,却依然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地度着晨昏,沉睡在青春的梦里。
沿街的旧屋,沅水上往来的船只,满面皱纹的老人,全都古风犹存地续写着自己的历史。听说就连那家沈老曾去过的绒线铺,房子仍旧立在街口,只不过换了营生。是岁月有意挽留这小城的脚步?还是小城格外眷恋过去?望着泸溪苍老的容颜,我心里不免矛盾着,更有些不解。
其实答案就在前面。乘一只快艇溯沅水而上,不出半点钟,一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县城便展现在你面前了。
在泸溪与辰州之间,国家正在沅水上修建一座大型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它的建成,将使沅水上游水位提高几十米,古城泸溪将陷入一片汪洋。原来泸溪的步履并非缓慢,她的崭新的一页在这里。
站在泸溪新城的制高点放眼四望,沅水犹如一条碧玉项链,环绕在城周围。对面一列山脉,刀劈斧砍般直落江中,岩石毕露,青黛绀红,天成一道画廊,沿江而走,好不壮观。然而更奇之处还在人工,山岩裂缺之处,浩然吐出一道长虹,凌江跨入新城。这是那将竣工的沅水大桥。它的两头将衔接起319国道,西通成都,东达厦门,成为新泸溪的一条主动脉。
面对新城,我为泸溪的未来而兴奋,同时,更为泸溪人的奉献而感动。为了修建国家水电站,泸溪人民不仅要离开自己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而且还在十几年的长时间内,不能搞建设,从而小城才显得那么陈旧。全县几万移民,是一项多么艰苦的任务啊!可泸溪人民默默承担了这一切,而且做得那么有条不紊,那么思想统一,那么富有凝聚力。
是啊,古城泸溪将在不久的将来,带着她的历史,带着她的荣耀,带着她迷人的故事,潜入水中,成为永久的纪念碑;而泸溪新的一代,将带着她的自豪,带着她的新生活,带着她美好的未来,在沅水边开始她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民族文学》杂志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